导航菜单
未登录
创建账号
登录
搜索
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航
首页
能力发展门户
公众科学园地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加入我们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查看“草原鹞”的源代码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
草原鹞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editors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class="wikitable" |+ |编号 |241 |- |中文名 |草原鹞 |- |英文名 |Pallid Harrier |- |拉丁名 |''Circus macrour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二级 |- |CITES | - |- |目 |鹰形目 |- |科 |鹰科 |} == '''体长''' == 40~50cm == '''翼长''' == 97~118cm == '''生境''' == 喜欢活动于低地沼泽和耕地,也见于山麓丘陵地带的草原和水域附近的荒漠。 == '''鸣声''' == 通常无声,偶尔会发出刺耳的“tyir’r’r”声。 == '''识别''' == 中型浅灰色或褐色鹞。雄鸟浅灰色,翼尖具黑色的小楔形斑。甚似乌灰鹞,但腰部白色明显、头部偏白、翼尖斑纹特别。次级飞羽基部无黑色线条。体色比白尾鹞浅。雌鸟褐色,与白尾鹞雌鸟的区别在于飞行时无暗色后翼缘,与乌灰鹞的区别在于具浅色后领环,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斑。浅色初级飞羽和深色次级飞羽、浅色翼下小覆羽和深色翼下大覆羽、深色上胸和浅色下胸均形成对比。幼鸟较白尾鹞幼鸟翼长而细,与乌灰鹞的区别在于飞行时翼尖全为深色。虹膜黄色,喙黄色。 == '''分布''' == 繁殖于古北界中部至中国西部,越冬于非洲、南亚次大陆、中国南部和缅甸。在中国罕见,繁殖于新疆西部至中国北方局部地区,迁徙和越冬零星记录于中部和南部(含海南)。 [[文件:GROMS-草原鹞-1.jpg|缩略图|草原鹞分布图]] == '''习性''' == 与大部分喜湿地的鹞不同,本种主要栖息在草原、半荒漠、干旱开阔的平原,偶见于林缘。主要食物为草原鼠类,包括旅鼠、田鼠、黄鼠和仓鼠。也吃草原上的鸟类如百灵、鹨、雀,还吃蛙、蜥蜴和昆虫等。经常贴近地面飞行,头向下左右环视,见到猎物便俯冲下去捕捉,落在地面撕开啄食。在许多地区,本种数量根据小型啮齿类动物的密度而周期性波动。 == '''迁徙''' == 洲际迁徙进行迁徙,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和缅甸越冬;在地中海盆地、中东、阿拉伯、伊朗和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较为罕见或不常见;部分鸟类可能留在繁殖分布区的南部。迁徙路线较广;从8月开始离开繁殖地,主要在9月迁往越冬地,最晚在10月至11月到达。于3月至4月离开越冬地返抵繁殖区;非洲越冬种群在秋季的迁徙中移动范围较西,其中一部分经过马格里布和地中海盆地。在越冬地,可能会为了寻找食物的聚集地(如蝗虫群)而进行游牧性的移动。(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4) == '''参考文献''' == == '''相关照片''' == == '''相关视频''' == == '''相关链接''' ==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鸟纲]] [[分类:鹰形目]] [[分类:鹰科]]
返回
草原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