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未登录
创建账号
登录
搜索
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航
首页
能力发展门户
公众科学园地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加入我们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查看“中华白海豚”的源代码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
中华白海豚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editors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class="wikitable" |+ |序号 |158 |- |中文名 |中华白海豚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哺乳纲 |- |目 |鲸目 |- |科 |海豚科 |- |拉丁名 |''Sousa chinensis''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Ⅰ |- |英文名 |Indo - 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VU |- |CITES |附录I |- |体长 |2000 - 2500mm |- |体重 |200 - 250kg |- |类型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 == '''形态特征''' == 身体修长呈纺锤形,身体粗壮,体重200-250kg,最重可达280kg。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m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m,雄性最大体长可达3.2m,惟性可达2.5m。吻突侧扁且长,下领略长于上领。头顶上方有新月形的呼吸孔,凹缘向前。眼小呈圆形,具有舟形眼眶,耳孔位于眼的后上方。额隆不高,与吻突间有明显的“V”形折痕。胸鳞较圆浑,基部较宽,档端圆。背赣较大,略呈三角形,位于近中央处,其后缘略凹,背脊基部形成增厚的誉。尾中间有缺刻,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中华白海豚在不同的年龄段,体色具有明显的变化,幼体时为暗灰色,亚成体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纯白色,常由于充血而透出粉红色。亚成体和成体的身体上有暗色斑点。 == '''栖息地''' == 主要栖息地为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 == '''食性''' == 我国不同海域的白海豚种群,捕食的食物资源有所差异。在厦门,中华白海豚主要捕食的鱼类有鱼、长勒鱼、黄卸、叫姑鱼、舒鱼、黄姑鱼;在北部湾白海豚主要以斑鱼、青鳞鱼和舌岛,棘头梅童鱼、凤、银等当地主要经济鱼类为食(Xu&Chen,2013);在珠江口水域海豚主要捕食棘头梅童鱼、银、凤、斑鱼、龙头鱼、小带鱼等;在香港白海豚胃容物分析发现,中华白海豚至少食24种鱼和1种头足类动物,石首鱼科、科带鱼和鲜科的鱼类,叫姑鱼是最经常被捕获的、数量最大的鱼类,其次为棘头梅童鱼和棱属鱼类。 == '''繁殖''' == 根据香港的标本,雌性在9-10龄达性成熟,好娠期10-12个月,每胎产1仔。 == '''地理分布''' == 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重点分布区包括非洲东岸、阿拉伯水域、印度西海岸、澳大利亚和中国水域。据推测其总数在6000头左右,而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种群数量大约为4000-5000头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沿海,包括厦门、东山湾、泉州湾和宁德;珠江口,包括珠江河口和香港:广西沿海,包括三娘湾、合浦等地;湛江雷州湾:海南岛和台湾西岸。其中珠江口种群和湛江种群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白海豚种群。 == '''参考文献'''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 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 [[分类:物种]]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哺乳纲]] [[分类:鲸目]] [[分类:海豚科]]
返回
中华白海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