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Zhejiang Pingyang Nanji Islands Wetlands):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class="wikitable" | |||
|+ | |||
|国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 |||
|选录时间 | |||
|2022年10月 | |||
|- | |||
|面积 | |||
|1989287公顷 | |||
|- | |||
|所属行政区 | |||
|浙江省温州市 | |||
|- | |||
|行政区代码 | |||
|3303 | |||
|- | |||
|坐标 | |||
|27°27'16"N,121°02'30"E(范围站位暂无) | |||
|- | |||
|海拔 | |||
|—39—292m | |||
|- | |||
|湿地类型 | |||
|A D E | |||
|- | |||
|湿地标准 | |||
|1,3,4,7 | |||
|- | |||
|} | |||
== | == '''湿地标准''' == | ||
*1:有代表性、罕见或独特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 | |||
*3: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
*4:在关键生命周期阶段或恶劣条件下提供支持。 | |||
*7:存在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鱼类。 | |||
== | == '''地区描述''' == | ||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位于东海中南部,包括南麂岛、下马鞍岛和附近的裸露岩石、暴露岩石、潮间带和海域。这是一个以永久浅水、岩岸、沙滩和砾石为主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海洋贝类和藻类、海洋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态环境。 | |||
该地点位于温暖的台湾海流和沿江苏和浙江的沿海海流的交汇处,是海洋生物分布的混合或过渡区域,这在全球范围内是罕见的现象。拥有2,155种海洋生物,该地是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它还是中国各种贝类、藻类和海洋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和水文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南北海域贝类和藻类分布的生态过渡带。该地有422种贝类和725种藻类。该地被誉为“中国海洋贝类和藻类的博物馆和基因库”。 | |||
1998年,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2002年,它被列为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的GEF/UNDP/SOA项目的四个示范区之一。2014年,它被列为中国东亚海域环境管理伙伴关系(PEMSEA)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 1998年,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2002年,它被列为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的GEF/UNDP/SOA项目的四个示范区之一。2014年,它被列为中国东亚海域环境管理伙伴关系(PEMSEA)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 ||
== 地形地貌特征 == | == '''地形地貌特征''' == | ||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是一个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由永久性浅水、岩石海岸、沙滩和砾石构成。湿地位于东海东南部,处于日本暖流与江浙沿岸水流(长江径流、钱塘江径流和瓯江径流)的交汇处,水流系统和锋面复杂。该湿地夏季以日本暖流为主,冬季以江苏、浙江沿海流为主,具有独特的底质特征和水文条件,季节变化明显,是中国独特的近岸群岛生态系统。南麂列岛由西向东南倾斜的海底地形也具有独特的海岸结构,水深一般在15~25米之间。南麂岛的东北侧和西南侧为深水航道,水深30~45米,有规律的半日潮汐。岛上的土壤类型可以分为:红壤、海滨土壤、湿润土壤和风成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海域底质以粉质粘土为主。 |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是一个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由永久性浅水、岩石海岸、沙滩和砾石构成。湿地位于东海东南部,处于日本暖流与江浙沿岸水流(长江径流、钱塘江径流和瓯江径流)的交汇处,水流系统和锋面复杂。该湿地夏季以日本暖流为主,冬季以江苏、浙江沿海流为主,具有独特的底质特征和水文条件,季节变化明显,是中国独特的近岸群岛生态系统。南麂列岛由西向东南倾斜的海底地形也具有独特的海岸结构,水深一般在15~25米之间。南麂岛的东北侧和西南侧为深水航道,水深30~45米,有规律的半日潮汐。岛上的土壤类型可以分为:红壤、海滨土壤、湿润土壤和风成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海域底质以粉质粘土为主。 | ||
== 重要鸟类 == | == '''重要鸟类''' == | ||
该湿地为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是中国海洋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对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黑尾鸥]] | 该湿地为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是中国海洋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对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黑尾鸥]]、[[白额燕鸥]]、[[褐翅燕鸥]]、[[灰背鸥]]和[[普通海鸥]]等海鸟提供了良好的筑巢、繁殖和越冬条件。 | ||
== 重要植被 == | == '''重要植被''' == | ||
南麂列岛湿地共有海洋生物2155种,其中底栖大型藻类186种,微藻539种,藻类是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在食物网和营养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湿地发现的大型海藻种类占中国大型海藻种类总数的25%,占浙江省大型藻类物种的80%。其中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浙江褐茸藻、南麂侧链藻和南麂蹄状藻等新藻种被发现,使该地成为重要的藻类保护区。 | |||
== 生态特征 == | == '''生态特征''' == | ||
这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风,多雾。海拔—39~292.1米。保护的主要生态组成部分是海洋贝类、藻类、海鸟及其生态环境。大型底栖海藻主要分布在岩礁上,由于潮汐有规律的涨落而呈垂直分布,贝类分布在滩涂、泥滩、巨石、水下岩石、潮下带和浅海区的潮间带。该湿地是“中国海洋贝类和藻类的博物馆和基因库”,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丰富的贝类和藻类是人类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因库,有助于调节空气质量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也对区域空气湿度、温度和其他气候方面有了较大影响。 | 这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风,多雾。海拔—39~292.1米。保护的主要生态组成部分是海洋贝类、藻类、海鸟及其生态环境。大型底栖海藻主要分布在岩礁上,由于潮汐有规律的涨落而呈垂直分布,贝类分布在滩涂、泥滩、巨石、水下岩石、潮下带和浅海区的潮间带。该湿地是“中国海洋贝类和藻类的博物馆和基因库”,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丰富的贝类和藻类是人类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因库,有助于调节空气质量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也对区域空气湿度、温度和其他气候方面有了较大影响。 | ||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 ||
1、法律保护措施:南麂岛通过实施法律保护,包括建立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条例,确立了保护区的法律地位。 | 1、法律保护措施:南麂岛通过实施法律保护,包括建立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条例,确立了保护区的法律地位。 | ||
2、栖息地保护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如改善水质、管理流域、恢复水文系统、重新植被、土壤管理、控制土地转换和建立动物通道等。 | 2、栖息地保护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如改善水质、管理流域、恢复水文系统、重新植被、土壤管理、控制土地转换和建立动物通道等。 | ||
3、物种保护措施:制定了针对濒危和稀有物种的管理计划,包括重新引入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 | 3、物种保护措施:制定了针对濒危和稀有物种的管理计划,包括重新引入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 | ||
4、人类活动措施:涵盖了水抽取、废物管理、牲畜管理、渔业规制和休闲活动的管理等,以确保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 | 4、人类活动措施:涵盖了水抽取、废物管理、牲畜管理、渔业规制和休闲活动的管理等,以确保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 | ||
5、沟通、教育、参与和意识活动:保护区强调了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科研合作、新媒体宣传、夏令营和海洋知识讲座等,以增强社区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 5、沟通、教育、参与和意识活动:保护区强调了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科研合作、新媒体宣传、夏令营和海洋知识讲座等,以增强社区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 ||
6、监测和科研:实施了一系列监测工作,包括潮间带监测、次潮带监测和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等。与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现场观测和研究平台,提高了保护区的监测和科研能力。 | 6、监测和科研:实施了一系列监测工作,包括潮间带监测、次潮带监测和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等。与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现场观测和研究平台,提高了保护区的监测和科研能力。 | ||
7、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南麂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水下监测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执法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 7、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南麂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水下监测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执法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 ||
8、国际和国内合作: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并被列为中国南海沿岸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四个示范区之一,以及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具有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 | 8、国际和国内合作: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并被列为中国南海沿岸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四个示范区之一,以及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具有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 | ||
== 管理机构 == | == '''管理机构''' == | ||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分类:栖息地]] | [[分类:栖息地]] | ||
[[分类: | [[分类:湿地]] | ||
[[分类:国际重要湿地]] | |||
2024年5月5日 (日) 10:19的最新版本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选录时间 | 2022年10月 |
面积 | 1989287公顷 |
所属行政区 | 浙江省温州市 |
行政区代码 | 3303 |
坐标 | 27°27'16"N,121°02'30"E(范围站位暂无) |
海拔 | —39—292m |
湿地类型 | A D E |
湿地标准 | 1,3,4,7 |
湿地标准
- 1:有代表性、罕见或独特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
- 3: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4:在关键生命周期阶段或恶劣条件下提供支持。
- 7:存在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鱼类。
地区描述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位于东海中南部,包括南麂岛、下马鞍岛和附近的裸露岩石、暴露岩石、潮间带和海域。这是一个以永久浅水、岩岸、沙滩和砾石为主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海洋贝类和藻类、海洋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态环境。
该地点位于温暖的台湾海流和沿江苏和浙江的沿海海流的交汇处,是海洋生物分布的混合或过渡区域,这在全球范围内是罕见的现象。拥有2,155种海洋生物,该地是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它还是中国各种贝类、藻类和海洋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和水文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南北海域贝类和藻类分布的生态过渡带。该地有422种贝类和725种藻类。该地被誉为“中国海洋贝类和藻类的博物馆和基因库”。
1998年,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2002年,它被列为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的GEF/UNDP/SOA项目的四个示范区之一。2014年,它被列为中国东亚海域环境管理伙伴关系(PEMSEA)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地形地貌特征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湿地是一个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由永久性浅水、岩石海岸、沙滩和砾石构成。湿地位于东海东南部,处于日本暖流与江浙沿岸水流(长江径流、钱塘江径流和瓯江径流)的交汇处,水流系统和锋面复杂。该湿地夏季以日本暖流为主,冬季以江苏、浙江沿海流为主,具有独特的底质特征和水文条件,季节变化明显,是中国独特的近岸群岛生态系统。南麂列岛由西向东南倾斜的海底地形也具有独特的海岸结构,水深一般在15~25米之间。南麂岛的东北侧和西南侧为深水航道,水深30~45米,有规律的半日潮汐。岛上的土壤类型可以分为:红壤、海滨土壤、湿润土壤和风成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海域底质以粉质粘土为主。
重要鸟类
该湿地为东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是中国海洋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对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黑尾鸥、白额燕鸥、褐翅燕鸥、灰背鸥和普通海鸥等海鸟提供了良好的筑巢、繁殖和越冬条件。
重要植被
南麂列岛湿地共有海洋生物2155种,其中底栖大型藻类186种,微藻539种,藻类是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在食物网和营养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湿地发现的大型海藻种类占中国大型海藻种类总数的25%,占浙江省大型藻类物种的80%。其中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浙江褐茸藻、南麂侧链藻和南麂蹄状藻等新藻种被发现,使该地成为重要的藻类保护区。
生态特征
这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风,多雾。海拔—39~292.1米。保护的主要生态组成部分是海洋贝类、藻类、海鸟及其生态环境。大型底栖海藻主要分布在岩礁上,由于潮汐有规律的涨落而呈垂直分布,贝类分布在滩涂、泥滩、巨石、水下岩石、潮下带和浅海区的潮间带。该湿地是“中国海洋贝类和藻类的博物馆和基因库”,在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丰富的贝类和藻类是人类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因库,有助于调节空气质量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也对区域空气湿度、温度和其他气候方面有了较大影响。
采取的保护措施
1、法律保护措施:南麂岛通过实施法律保护,包括建立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条例,确立了保护区的法律地位。
2、栖息地保护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如改善水质、管理流域、恢复水文系统、重新植被、土壤管理、控制土地转换和建立动物通道等。
3、物种保护措施:制定了针对濒危和稀有物种的管理计划,包括重新引入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
4、人类活动措施:涵盖了水抽取、废物管理、牲畜管理、渔业规制和休闲活动的管理等,以确保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
5、沟通、教育、参与和意识活动:保护区强调了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科研合作、新媒体宣传、夏令营和海洋知识讲座等,以增强社区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6、监测和科研:实施了一系列监测工作,包括潮间带监测、次潮带监测和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等。与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现场观测和研究平台,提高了保护区的监测和科研能力。
7、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南麂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水下监测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执法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8、国际和国内合作:南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部分,并被列为中国南海沿岸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四个示范区之一,以及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第四阶段项目的十三个示范区之一,具有国际和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