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apangyong Cuo):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class="wikitable"
|+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选录时间
|2012年07月02日
|-
|面积
|73,782公顷
|-
|所属行政区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
|-
|行政区代码
|5425
|-
|坐标
|(1)玛旁雍错湖:
中心:30°41'29"N,81°28'42"E


== 国家 ==
幅度:30°33'27"—30°48'52"N,81°21'54"—81°37'2"E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选录时间 ==
(2)拉昂错湖:
2012年07月02日


== 面积 ==
中心:30°41'25"N,81°13'57"E
73,782公顷


== 所属行政区 ==
幅度:30°35'14"—30°50'51"N,81°6'24"—81°19'45"E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


== 行政区代码 ==
(3)北部:
5425


== 坐标 ==
(1)玛旁雍错湖:
中心:30°41'29"N,81°28'42"E
幅度:30°33'27"—30°48'52"N,81°21'54"—81°37'2"E
(2)拉昂错湖:
中心:30°41'25"N,81°13'57"E
幅度:30°35'14"—30°50'51"N,81°6'24"—81°19'45"E
(3)北部:
中心:30°50'46"N,81°27'59"E
中心:30°50'46"N,81°27'59"E
幅度:30°49'1"—30°53'11"N,81°26'26"—81°29'49"E
幅度:30°49'1"—30°53'11"N,81°26'26"—81°29'49"E


== 海拔 ==
|-
4500—6500m
|海拔
 
|4500—6500m
== 湿地类型 ==
|-
O(55%),Q(35%),Va(3%),W(2%),Tp(2%),Zg(1%),Vt(1%),Sp(1%)
|湿地类型
|O(55%),Q(35%),Va(3%),W(2%),Tp(2%),Zg(1%),Vt(1%),Sp(1%)
|-
|湿地标准
|1、2、3、4、5、7、8
|-
|}


== 湿地标准 ==
== '''湿地标准''' ==
1、2、3、4、5、7、8
*1:这个地点拥有藏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典型的高山湖泊湿地。其中,玛旁雍错湖是该生物地理区最大的湖泊之一,淡水资源量位居该生物地理区最高之列。
*1: 这个地点拥有藏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典型的高山湖泊湿地。其中,玛旁雍错湖是该生物地理区最大的湖泊之一,淡水资源量位居该生物地理区最高之列。
*2: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2: 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3:这个站点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物种的数量远远超出了这个生物地理区域的平均水平。这里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7种苔藓植物和287种种子植物。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广阔的面积,这个湿地为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其中,古北界鸟类47种(占72.30%),广布鸟类9种(占13.85%),特有鸟类9种(占13.85%)。哺乳动物12科20属25种,其中古北界种21种(占84.0%),广布种4种(占16.0%)。此外,2科3属7种鱼类,2科2属1种两栖动物和2种爬行动物。
*3: 这个站点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物种的数量远远超出了这个生物地理区域的平均水平。这里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7种苔藓植物和287种种子植物。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广阔的面积,这个湿地为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其中,古北界鸟类47种(占72.30%),广布鸟类9种(占13.85%),特有鸟类9种(占13.85%)。哺乳动物12科20属25种,其中古北界种21种(占84.0%),广布种4种(占16.0%)。此外,2科3属7种鱼类,2科2属1种两栖动物和2种爬行动物。
*4:这个网站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黑颈鹤]]、[[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和繁殖地。该地区繁殖的水鸟种类包括[[黑颈鹤]]、[[印度鹅]]、[[赤麻鸭]]、[[凤头鸊鷉]]、[[棕头鸥]]等。
*4: 这个网站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黑颈鹤]]、[[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和繁殖地。该地区繁殖的水鸟种类包括[[黑颈鹤]]、[[印度鹅]]、[[赤麻鸭]]、[[凤头鸊鷉]]、[[棕头鸥]]等。
*5: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湖泊湿地。根据2008—2010年(夏季观测)的记录,每年大约有80,000只水鸟栖息在这里。
*5: 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湖泊湿地。根据2008—2010年(夏季观测)的记录,每年大约有80,000只水鸟栖息在这里。
*7:该公约保护区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特有鱼类物种的显著分布区。它拥有属于2个科的3个属的7种鲤形目特有鱼类,如斯氏裂腹鱼、异裸鳅、短尾裸鳅等。此外,玛旁雍错湖是斯氏小头裂腹鱼的唯一栖息地,它在这个湖泊中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
*7: 该公约保护区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特有鱼类物种的显著分布区。它拥有属于2个科的3个属的7种鲤形目特有鱼类,如斯氏裂腹鱼、异裸鳅、短尾裸鳅等。此外,玛旁雍错湖是斯氏小头裂腹鱼的唯一栖息地,它在这个湖泊中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
*8:这个湿地为特有鱼类如高原裸裂尻鱼、兰格湖裸鲤和斯氏裂腹鱼提供了重要的觅食、产卵和繁殖栖息地。
*8:这个湿地为特有鱼类如高原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stoliczkae)、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和斯氏裂腹鱼提供了重要的觅食、产卵和繁殖栖息地。


== 地区描述 ==
== '''地区描述''' ==
这个遗址位于中国西部西藏自治地方普兰县北部。该湿地由霍尔乡管理,位于霍尔镇西南约25公里处。
这个遗址位于中国西部西藏自治地方普兰县北部。该湿地由霍尔乡管理,位于霍尔镇西南约25公里处。


== 地形地貌特征 ==
== '''地形地貌特征''' ==
地质与地貌: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雅鲁藏布凹陷断裂谷的核心区域。始新世砾石层是主要的基岩类型。遗址内有河谷地貌和湖泊地貌,周围有高山地貌。
地质与地貌: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雅鲁藏布凹陷断裂谷的核心区域。始新世砾石层是主要的基岩类型。遗址内有河谷地貌和湖泊地貌,周围有高山地貌。
起源:自然起源。
起源:自然起源。
土壤:土壤类型包括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灌木状草甸土、冲积土和沼泽土。沼泽土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类型。
土壤:土壤类型包括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灌木状草甸土、冲积土和沼泽土。沼泽土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类型。
水文学:供水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降雨,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几条大型河流来自于发展在冈仁伯旗峰和奈门一峰附近的冰川。内陆河流包括扎加藏布等。
水文学:供水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降雨,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几条大型河流来自于发展在冈仁伯旗峰和奈门一峰附近的冰川。内陆河流包括扎加藏布等。
水质:本站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代表最佳水质),基本无人为污染。
水质:本站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代表最佳水质),基本无人为污染。
水深:平均水深约46米。
水深:平均水深约46米。
水位:玛旁雍错湖水位4,587m,拉昂错湖水位4,572m。
水位:玛旁雍错湖水位4,587m,拉昂错湖水位4,572m。
气候:站属亚寒冷干旱高原气候,气候干冷多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为0°c,日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72.8毫米。
气候:站属亚寒冷干旱高原气候,气候干冷多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为0°c,日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72.8毫米。


== 重要鸟类 ==
== '''重要鸟类''' ==
这些鸟类包括[[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斑头雁]] (Anser indicus)、[[赤麻鸭]] (Tadorna ferruginea)、[[凤头鸊鷉]] (Podiceps cristatus) 和 [[棕头鸥]] (Larus brunnicephalus)。这些水鸟种类在该地点繁殖,该地点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稀有物种如[[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赤膀鸭]]Anas strepera 和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它是重要的迁徙走廊和繁殖栖息地。此外,文档还提到了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和 [[胡兀鹫]] (Gypaetus barbatus),以及六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高山兀鹫]] (Gyps himalayensis)、[[大鵟]] (Buteo hemilasius)、[[红隼]] (Falco tinnunculus)、[[雕鸮]] (Bubo bubo) 和 [[纵纹腹小鸮]] (Athene noctua)。这些都是在该湿地生活和繁殖的重要鸟类。
这些鸟类包括[[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凤头鸊鷉]] 和 [[棕头鸥]]。这些水鸟种类在该地点繁殖,该地点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稀有物种如[[黑颈鹤]]、[[赤膀鸭]] 和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它是重要的迁徙走廊和繁殖栖息地。此外,文档还提到了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金雕]] 和 [[胡兀鹫]],以及六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高山兀鹫]]、[[大鵟]]、[[红隼]]、[[雕鸮]]和 [[纵纹腹小鸮]]。这些都是在该湿地生活和繁殖的重要鸟类。


== 重要植被 ==
== '''重要植被''' ==
这个湿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物种。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划分,它属于西喜马拉雅植物区、青藏高原亚界、全北界地理区,具有从温带到寒冷地区的过渡特征。根据调查和参考资料,该地区有来自3个科、4个属的7个苔藓植物物种,来自1个科的1个属的2个裸子植物物种,来自37个科、118个属的285个被子植物物种。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是苔藓植物中最多的部分。种子植物属于38个科,其中禾本科(Gramineae)有18个物种,其次是菊科(Asteraceae)有15个物种,豆科(Leguminosae)有10个物种。
这个湿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物种。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划分,它属于西喜马拉雅植物区、青藏高原亚界、全北界地理区,具有从温带到寒冷地区的过渡特征。根据调查和参考资料,该地区有来自3个科、4个属的7个苔藓植物物种,来自1个科的1个属的2个裸子植物物种,来自37个科、118个属的285个被子植物物种。丛藓科和真藓科是苔藓植物中最多的部分。种子植物属于38个科,其中禾本科有18个物种,其次是菊科有15个物种,豆科有10个物种。


== 生态特征 ==
== '''生态特征''' ==
这个被提及的湿地位于一个广阔的雨水扇状平原和冰水泛滥平原之上。该地区分布着以沙生针茅和艾菊柄锈菌为主的荒漠草地。变色锦鸡儿灌木广泛分布,而垫状金露梅则部分分布在这个地区。
这个被提及的湿地位于一个广阔的雨水扇状平原和冰水泛滥平原之上。该地区分布着以沙生针茅和艾菊柄锈菌为主的荒漠草地。变色锦鸡儿灌木广泛分布,而垫状金露梅则部分分布在这个地区。
沿着湿度梯度,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水生植被、沼泽植被、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水生植被以篦齿眼子菜群落为主,为众多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和产卵的栖息地。沼泽植被以海韭菜、隐穗薹草和高山嵩草群落为主,为稀有和濒危的水禽(如[[黑颈鹤]]和斑头鸭)提供良好的繁殖栖息地。高山草甸主要由[[黑颈鹤]]和[[赤膀鸭]]群落组成,其中分布着[[金雕]]、[[红隼]]、棕熊和其他国家保护动物。而高山灌丛主要由变色锦鸡儿和垫状金露梅群落组成,为蜥蜴类(如拉达克滑蜥Scincellaladacensis)提供主要栖息地。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沿着湿度梯度,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水生植被、沼泽植被、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水生植被以篦齿眼子菜群落为主,为众多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和产卵的栖息地。沼泽植被以海韭菜、隐穗薹草和高山嵩草群落为主,为稀有和濒危的水禽提供良好的繁殖栖息地。高山草甸主要由[[黑颈鹤]]和[[赤膀鸭]]群落组成,其中分布着[[金雕]]、[[红隼]]、棕熊和其他国家保护动物。而高山灌丛主要由变色锦鸡儿和垫状金露梅群落组成,为蜥蜴类提供主要栖息地。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保护区是在2002年建立的地级保护区。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它被提升到自治地方一级(相当于省一级)。
保护区是在2002年建立的地级保护区。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它被提升到自治地方一级(相当于省一级)。
国家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05—2010)。根据这个计划,几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是在总投资约470万美元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立了界碑和界碑、广告牌、垃圾处理设施;重要生境用16公里的围栏围起来;638公顷的沼泽地被围起来保护,384公顷的植被得到恢复。此外,还建造了许多保育设施,包括6个保育站、3个保育点、1个监测站、1条9公里巡逻道路、1个保育码头和1个瞭望塔。此外,还建立了一个管理局、一个访问中心、一个宣传教育中心和一个展览馆。西藏自治地方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11—2020)正在实施中。
国家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05—2010)。根据这个计划,几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是在总投资约470万美元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立了界碑和界碑、广告牌、垃圾处理设施;重要生境用16公里的围栏围起来;638公顷的沼泽地被围起来保护,384公顷的植被得到恢复。此外,还建造了许多保育设施,包括6个保育站、3个保育点、1个监测站、1条9公里巡逻道路、1个保育码头和1个瞭望塔。此外,还建立了一个管理局、一个访问中心、一个宣传教育中心和一个展览馆。西藏自治地方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11—2020)正在实施中。
当地林业部门在玛旁雍错湖周围建立了4个8人的保护站。对周围灌木林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得到实施。与此同时,当地乡政府、阿里地区林业局和普兰县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进行了巡逻管理。政府还制定了管理朝圣者和游客营地的规章制度。
当地林业部门在玛旁雍错湖周围建立了4个8人的保护站。对周围灌木林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得到实施。与此同时,当地乡政府、阿里地区林业局和普兰县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进行了巡逻管理。政府还制定了管理朝圣者和游客营地的规章制度。


== 管理机构 ==
== '''管理机构''' ==
[[西藏自治地方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
[[西藏自治地方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


[[分类:栖息地]]
[[分类:栖息地]]
[[分类:保护区]]
[[分类:湿地]]
 
[[分类:国际重要湿地]]



2024年5月5日 (日) 10:21的最新版本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录时间 2012年07月02日
面积 73,782公顷
所属行政区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
行政区代码 5425
坐标 (1)玛旁雍错湖:

中心:30°41'29"N,81°28'42"E

幅度:30°33'27"—30°48'52"N,81°21'54"—81°37'2"E

(2)拉昂错湖:

中心:30°41'25"N,81°13'57"E

幅度:30°35'14"—30°50'51"N,81°6'24"—81°19'45"E

(3)北部:

中心:30°50'46"N,81°27'59"E

幅度:30°49'1"—30°53'11"N,81°26'26"—81°29'49"E

海拔 4500—6500m
湿地类型 O(55%),Q(35%),Va(3%),W(2%),Tp(2%),Zg(1%),Vt(1%),Sp(1%)
湿地标准 1、2、3、4、5、7、8

湿地标准

  • 1:这个地点拥有藏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典型的高山湖泊湿地。其中,玛旁雍错湖是该生物地理区最大的湖泊之一,淡水资源量位居该生物地理区最高之列。
  • 2: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 3:这个站点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物种的数量远远超出了这个生物地理区域的平均水平。这里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7种苔藓植物和287种种子植物。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广阔的面积,这个湿地为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其中,古北界鸟类47种(占72.30%),广布鸟类9种(占13.85%),特有鸟类9种(占13.85%)。哺乳动物12科20属25种,其中古北界种21种(占84.0%),广布种4种(占16.0%)。此外,2科3属7种鱼类,2科2属1种两栖动物和2种爬行动物。
  • 4:这个网站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黑颈鹤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和繁殖地。该地区繁殖的水鸟种类包括黑颈鹤印度鹅赤麻鸭凤头鸊鷉棕头鸥等。
  • 5: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湖泊湿地。根据2008—2010年(夏季观测)的记录,每年大约有80,000只水鸟栖息在这里。
  • 7:该公约保护区是西藏生物地理省、古北界的特有鱼类物种的显著分布区。它拥有属于2个科的3个属的7种鲤形目特有鱼类,如斯氏裂腹鱼、异裸鳅、短尾裸鳅等。此外,玛旁雍错湖是斯氏小头裂腹鱼的唯一栖息地,它在这个湖泊中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
  • 8:这个湿地为特有鱼类如高原裸裂尻鱼、兰格湖裸鲤和斯氏裂腹鱼提供了重要的觅食、产卵和繁殖栖息地。

地区描述

这个遗址位于中国西部西藏自治地方普兰县北部。该湿地由霍尔乡管理,位于霍尔镇西南约25公里处。

地形地貌特征

地质与地貌: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雅鲁藏布凹陷断裂谷的核心区域。始新世砾石层是主要的基岩类型。遗址内有河谷地貌和湖泊地貌,周围有高山地貌。

起源:自然起源。

土壤:土壤类型包括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灌木状草甸土、冲积土和沼泽土。沼泽土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类型。

水文学:供水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降雨,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几条大型河流来自于发展在冈仁伯旗峰和奈门一峰附近的冰川。内陆河流包括扎加藏布等。

水质:本站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代表最佳水质),基本无人为污染。

水深:平均水深约46米。

水位:玛旁雍错湖水位4,587m,拉昂错湖水位4,572m。

气候:站属亚寒冷干旱高原气候,气候干冷多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为0°c,日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72.8毫米。

重要鸟类

这些鸟类包括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凤头鸊鷉棕头鸥。这些水鸟种类在该地点繁殖,该地点对于大量水禽的繁殖和迁徙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稀有物种如黑颈鹤赤膀鸭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它是重要的迁徙走廊和繁殖栖息地。此外,文档还提到了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金雕胡兀鹫,以及六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高山兀鹫大鵟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这些都是在该湿地生活和繁殖的重要鸟类。

重要植被

这个湿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物种。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划分,它属于西喜马拉雅植物区、青藏高原亚界、全北界地理区,具有从温带到寒冷地区的过渡特征。根据调查和参考资料,该地区有来自3个科、4个属的7个苔藓植物物种,来自1个科的1个属的2个裸子植物物种,来自37个科、118个属的285个被子植物物种。丛藓科和真藓科是苔藓植物中最多的部分。种子植物属于38个科,其中禾本科有18个物种,其次是菊科有15个物种,豆科有10个物种。

生态特征

这个被提及的湿地位于一个广阔的雨水扇状平原和冰水泛滥平原之上。该地区分布着以沙生针茅和艾菊柄锈菌为主的荒漠草地。变色锦鸡儿灌木广泛分布,而垫状金露梅则部分分布在这个地区。

沿着湿度梯度,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水生植被、沼泽植被、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水生植被以篦齿眼子菜群落为主,为众多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和产卵的栖息地。沼泽植被以海韭菜、隐穗薹草和高山嵩草群落为主,为稀有和濒危的水禽提供良好的繁殖栖息地。高山草甸主要由黑颈鹤赤膀鸭群落组成,其中分布着金雕红隼、棕熊和其他国家保护动物。而高山灌丛主要由变色锦鸡儿和垫状金露梅群落组成,为蜥蜴类提供主要栖息地。

采取的保护措施

保护区是在2002年建立的地级保护区。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它被提升到自治地方一级(相当于省一级)。

国家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05—2010)。根据这个计划,几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是在总投资约470万美元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立了界碑和界碑、广告牌、垃圾处理设施;重要生境用16公里的围栏围起来;638公顷的沼泽地被围起来保护,384公顷的植被得到恢复。此外,还建造了许多保育设施,包括6个保育站、3个保育点、1个监测站、1条9公里巡逻道路、1个保育码头和1个瞭望塔。此外,还建立了一个管理局、一个访问中心、一个宣传教育中心和一个展览馆。西藏自治地方湿地保护实施计划(2011—2020)正在实施中。

当地林业部门在玛旁雍错湖周围建立了4个8人的保护站。对周围灌木林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得到实施。与此同时,当地乡政府、阿里地区林业局和普兰县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进行了巡逻管理。政府还制定了管理朝圣者和游客营地的规章制度。

管理机构

西藏自治地方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