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蛩蠊: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82行: 第82行:




[[分类:物种]]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节肢动物门]]
[[分类:节肢动物门]]
第87行: 第88行:
[[分类:蛩蠊目]]
[[分类:蛩蠊目]]
[[分类:蛩蠊科]]
[[分类:蛩蠊科]]

2024年5月9日 (四) 07:49的最新版本

序号 484
中文名 中华蛩蠊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蛩蠊目
蛩蠊科
拉丁名 Galloisiana sinensis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IUCN红色名录等级 NE
CITES 未列入
体长 12 - 15mm
体重 0.1g
类型 陆生野生动物
备注

形态特征

中华蛩蠊体长形,长约10毫米,头宽3毫米。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触角晓瑰色,较淡。体表被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头宽大,复眼黑色,且略狭,复眼下方有2根刺状毛。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圆形,下颚内颚叶基部着生一排刷状长毛,前端具2个小齿状突起。下颚须5节,第3节为1、2两节长度之和,约与第4节等长,第5节略长,顶端尖。触角丝状,34节,基部节较粗而短,向端部渐变细长,第一节最粗,第2节短,第3节约为第2节长的2-2.5倍,第4个节领,自第10节起逐渐变长。前胸背板长略胜于阔,前端较阔,后缘中部明显向内四进,中胸背板中长略短于后缘宽度,基部显较前胸背板后缘为狭。后胸背板阔约为其中长的1.7倍。腹部背板10节,密生深棕色绒毛,中部数节较阔,各节后角,有时包括后缘着生1或2根暗棕色刷状毛,末节(肛上板)端缘呈钝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弯曲的锥状体。尾须9节,基部两节很短。前足腿节粗短,长约为其中部最宽处的3倍,背面着生2行刺状毛,每行3-4根,外侧面光,内侧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内沿着生一排刺状毛,约15-18根,多数集中在端半部;胜节略短于腿节,腹面具2行刺状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节5节,背面观14节呈三角形,第5节长卵形,爪单齿。中足腿节显较前足为细,各侧面着生刺状毛;腔节约与腿节等长,各侧面具刺状毛,端距2根,附节同前足,后足腿节显较前、中足细长,背面具刺状毛2行,内侧面1行,腹面内沿10-12根,外沿7书根,胶节长于腿儿跑节,明显长于前、中足附节


栖息地

中华蛩蠊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米处的地方,其栖息环境附近多湖沼、融雪以及水流湿处,海拔较高,气候冷湿;成虫、若虫栖息在山顶滑坡碎土石间、木头下,以及雪地、冰洞和其它洞穴中。


食性

中华蛩蠊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主要食物为植物(苔藓)和小虫。


繁殖

中华蛩蠊为卵生成长,因为成虫无翅,所以变态显得不明显。雌虫一次产1枚卵,卵黑色,选择的产卵地多在土壤中、石块下或者是苔藓里。卵期约1年化为若虫,约5-7年才能完成1世代。


地理分布

中华蛩蠊仅分布在中国吉林长白山(约在北纬42°,东经128°)。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