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鹦鹉: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0行: | 第61行: | ||
[[分类:鹦形目]] | [[分类:鹦形目]] | ||
[[分类:鹦鹉科]] | [[分类:鹦鹉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7:57的最新版本
编号 | 638 |
中文名 | 亚历山大鹦鹉 |
英文名 | Alexandrine Parakeet |
拉丁名 | Psittacula eupatri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附录Ⅱ |
目 | 鹦形目 |
科 | 鹦鹉科 |
体长
5058cm
生境
栖息于低海拔较开阔的林地,特别是混交林。
鸣声
嘈杂尖叫。
识别
大型、尾长的绿色鹦鹉。喙和肩斑均为红色。雄鸟头部绿色,颊部灰色,颏部黑色延至狭窄的前颈颈环,后颈颈环粉色。雌鸟无颈环,肩斑更小,尾部更短。未成年鸟似雌鸟,但体色更暗淡。和红领绿鹦鹉的区别在于体型大得多、喙更粗壮且具红色肩斑。
分布
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在中国为云南西南部罕见留鸟,受宠物贸易威胁,逃逸鸟形成的野化种群见于香港和周围的广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