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杜鹃: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0行: | 第61行: | ||
[[分类:鹃形目]] | [[分类:鹃形目]] | ||
[[分类:杜鹃科]] | [[分类:杜鹃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08的最新版本
编号 | 488 |
中文名 | 北方中杜鹃 |
英文名 | Oriental Cuckoo |
拉丁名 | Cuculus optat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鹃形目 |
科 | 杜鹃科 |
体长
25~34cm
生境
栖息于山地森林。
鸣声
两声一度的“hu~hu声”。
识别
中型灰色鹃。极似中杜鹃但下体通常具更宽的黑色横斑,幼鸟顶冠、枕部、喉部和胸部偏黑色并具白色羽缘(中杜鹃幼鸟羽色偏浅并具皮黄色羽缘)。
分布
俄罗斯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冬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阿勒泰地区、大兴安岭,迁徙途经国内大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