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53~66 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130~140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寒带至热带的海洋。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沙哑的“ge~e~e”声, 似马的啸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较大的深褐色贼鸥。具楔形尾。头部和腹部褐色比翼上褐色更浅。初级飞羽基部上下方均具明显的白色翼斑。比其他贼鸥更为敦实、两翼宽而圆、体态沉重。浅色型头顶无黑色。深色型脸上带些许白色。成鸟非繁殖羽和未成年鸟体色深而多纵纹。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南极地区,偶至中国南海。 | |||
[[文件:GROMS-南极贼鸥-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南极贼鸥-1.jpg|缩略图|南极贼鸥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同其他贼鸥,迫使其他海鸟吐出食物。飞行似鹰般强劲。跟随船只并停歇于桅杆上。 | |||
== '''迁徙''' == | == '''迁徙''' == | ||
洲际迁徙南极贼鸥是一个跨赤道的迁徙鸟类,于3月离开繁殖地,10月至11月返回。许多北半球的标本都是幼鸟,迁徙范围延伸至格陵兰、日本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地。它们的越冬区域被认为分布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可能存在着顺时针的环行迁徙。南极贼鸥在纽芬兰岛的大银行地区是五月至八月期间最常见的贼鸥。东北大西洋地区的记录较少,并且由于有南极贼鸥和斑背贼鸥(C. skua)同时存在而引起混淆。(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第65行: | 第64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1行: | 第69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贼鸥科]] | [[分类:贼鸥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12的最新版本
编号 | 424 |
中文名 | 南极贼鸥 |
英文名 | South Polar Skua |
拉丁名 | Stercorarius maccormicki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贼鸥科 |
体长
53~66 cm
翼长
130~140 cm
生境
活动于寒带至热带的海洋。
鸣声
沙哑的“ge~e~e”声, 似马的啸声。
识别
较大的深褐色贼鸥。具楔形尾。头部和腹部褐色比翼上褐色更浅。初级飞羽基部上下方均具明显的白色翼斑。比其他贼鸥更为敦实、两翼宽而圆、体态沉重。浅色型头顶无黑色。深色型脸上带些许白色。成鸟非繁殖羽和未成年鸟体色深而多纵纹。
分布
繁殖于南极地区,偶至中国南海。
习性
同其他贼鸥,迫使其他海鸟吐出食物。飞行似鹰般强劲。跟随船只并停歇于桅杆上。
迁徙
洲际迁徙南极贼鸥是一个跨赤道的迁徙鸟类,于3月离开繁殖地,10月至11月返回。许多北半球的标本都是幼鸟,迁徙范围延伸至格陵兰、日本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地。它们的越冬区域被认为分布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可能存在着顺时针的环行迁徙。南极贼鸥在纽芬兰岛的大银行地区是五月至八月期间最常见的贼鸥。东北大西洋地区的记录较少,并且由于有南极贼鸥和斑背贼鸥(C. skua)同时存在而引起混淆。(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