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83行: | 第83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88行: | 第89行: | ||
[[分类:鲟形目]] | [[分类:鲟形目]] | ||
[[分类:鲟科]] | [[分类:鲟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22的最新版本
序号 | 388 |
中文名 | 施氏鲟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鲟形目 |
科 | 鲟科 |
拉丁名 | Acipenser schrenckii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Amur Sturgeon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CR |
CITES | 附录II |
体长 | 108 - 116cm |
体重 | 6 - 8kg |
类型 |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史氏鲟体身体细长,呈纺锤形,裸露无鳞,为软骨硬鳞鱼。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2行,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口位于头的腹面,呈管状伸缩,唇有皱褶,形似花瓣,腮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须2对,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有的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吻的腹面,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 尾为歪型尾,上叶发达,尾鳍的背面上分布棘状硬鳞一一棘鳞。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人工养殖的个体呈黑色较多,腹部银白色。史氏鲟似西伯利亚鲟,区别在于史氏鲟有普通非扇形的鳃耙。史氏鲟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32-47枚,腹骨板7-14枚,背鳍条38-55,臀鳍条21-30,鳃耙35-38。幼体及全长在160厘米,体重25千克以下的个体均存在腹骨板。成体除极个别外,多不存在腹骨板。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栖息地
史氏鲟性温驯,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中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史氏鲟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动。史氏鲟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流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
食性
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幼体、软体动物、底栖甲壳类、八目鳗幼体等为食,有时摄食小鱼。幼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解剖时,也发观胃中有时也有水生植物碎屑,因此,史氏鲟在动物性食物较少时偶食水生植物。
繁殖
黑龙江史氏鲟繁殖群体分春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两种,春季5-6月黑龙江的繁殖群体游往产卵场当年进行繁殖,秋季洄游型每年8-9月游往产卵场,在产卵场附近活动,等到翌年春季进行产卵繁殖。适宜繁殖水温17-20℃。史氏鲟在水流稳,水深2-3米的沙砾底质江段中产沉黏性卵,雌雄鱼的性比约1:1.67。雌性史氏鲟怀卵量一般为3万-160万粒,最高可达280万粒,卵径为2.5-3.5毫米,1克重的成熟卵粒平均为44粒.成熟卵粒呈椭圆形,显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和弹性。史氏鲟怀卵重占体重的10%-42%,平均约为25%。
地理分布
该物种栖息于从河口到上游的阿穆尔河流域。它发生在石勒喀河、鄂嫩河、额尔古纳河、涅尔奇河(Nerch River)、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等支流中,而在兴凯湖中极为罕见。日本北部北海道沿岸也记录到了一些个体,表明该物种能够进行长距离海洋迁徙。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