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绿绣眼鸟: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28行: 第28行:
|绣眼鸟科
|绣眼鸟科
|}
|}
[[文件:刘芸洁-暗绿绣眼鸟-1.jpg|缩略图|拍摄者:刘芸洁]]


== '''体长''' ==
== '''体长''' ==
'''10~11.5cm'''
10~11.5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灌丛、开阔林地、从次生林、耕地等。'''
活动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灌丛、开阔林地、从次生林、耕地等。


== '''鸣声''' ==
== '''鸣声''' ==
'''鸣唱音高且复杂;鸣叫时发出连续的“tsip-tsip-tsip”声。'''
鸣唱音高且复杂;鸣叫时发出连续的“tsip-tsip-tsip”声。


== '''识别''' ==
== '''识别''' ==
'''小型而优雅的集群性绣眼鸟。上体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白色眼圈和黄色喉部及臀部。胸部和两胁灰色,腹部白色。与红胁绣眼鸟的区别为两胁无栗色,与灰腹绣眼鸟的区别为无腹部黄色带。虹膜浅褐色,喙灰色,跗跖偏灰色。'''
小型而优雅的集群性绣眼鸟。上体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白色眼圈和黄色喉部及臀部。胸部和两胁灰色,腹部白色。与红胁绣眼鸟的区别为两胁无栗色,与灰腹绣眼鸟的区别为无腹部黄色带。虹膜浅褐色,喙灰色,跗跖偏灰色。


== '''分布''' ==
== '''分布''' ==
'''日本、中国、缅甸和越南北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和台湾地区留鸟或夏候鸟,冬季北方种群南迁;hainanus亚种为海南留鸟。常见于林地、林缘、公园和城镇。因笼鸟贸易而存在逃逸个体。'''
日本、中国、缅甸和越南北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和台湾地区留鸟或夏候鸟,冬季北方种群南迁;hainanus亚种为海南留鸟。常见于林地、林缘、公园和城镇。因笼鸟贸易而存在逃逸个体。


== '''迁徙''' ==
== '''迁徙''' ==
第50行: 第49行:


== '''相关照片''' ==
== '''相关照片''' ==
{{PackedGallery|images=刘洁芸-暗绿绣眼鸟-1.jpg;拍摄者:刘洁芸}}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第57行: 第57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3行: 第62行:
[[分类:雀形目]]
[[分类:雀形目]]
[[分类:绣眼鸟科]]
[[分类:绣眼鸟科]]

2024年5月9日 (四) 09:28的最新版本

编号 1125
中文名 暗绿绣眼鸟
英文名 Swinhoe's White - eye
拉丁名 Zosterops simplex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绣眼鸟科

体长

10~11.5cm

生境

活动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灌丛、开阔林地、从次生林、耕地等。

鸣声

鸣唱音高且复杂;鸣叫时发出连续的“tsip-tsip-tsip”声。

识别

小型而优雅的集群性绣眼鸟。上体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白色眼圈和黄色喉部及臀部。胸部和两胁灰色,腹部白色。与红胁绣眼鸟的区别为两胁无栗色,与灰腹绣眼鸟的区别为无腹部黄色带。虹膜浅褐色,喙灰色,跗跖偏灰色。

分布

日本、中国、缅甸和越南北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和台湾地区留鸟或夏候鸟,冬季北方种群南迁;hainanus亚种为海南留鸟。常见于林地、林缘、公园和城镇。因笼鸟贸易而存在逃逸个体。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