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喉蜂虎: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25~36cm'''
25~36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疏林的林缘,开阔的农田、河岸。'''
活动于疏林的林缘,开阔的农田、河岸。


== '''鸣声''' ==
== '''鸣声''' ==
'''一连串“kwr~kwr~kwr”的喉音颤声。'''
一连串“kwr~kwr~kwr”的喉音颤声。


== '''识别''' ==
== '''识别''' ==
'''较大(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体态优雅的蜂虎。黑色的贯眼纹上下均为蓝色,头部和翕部绿色,腰部、尾部蓝色,颏部黄色,喉部栗色,腹部浅绿色。飞行时可见翼下橙色。'''
较大(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体态优雅的蜂虎。黑色的贯眼纹上下均为蓝色,头部和翕部绿色,腰部、尾部蓝色,颏部黄色,喉部栗色,腹部浅绿色。飞行时可见翼下橙色。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越冬于巽他群岛。在中国,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和广东,在海南为留鸟,常见于海拔1200m以下开阔生境。'''
繁殖于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越冬于巽他群岛。在中国,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和广东,在海南为留鸟,常见于海拔1200m以下开阔生境。
[[文件:GROMS-栗喉蜂虎-1.jpg|缩略图]]
[[文件:GROMS-栗喉蜂虎-1.jpg|缩略图|栗喉蜂虎分布图]]


== '''习性''' ==
== '''习性''' ==
'''集群聚于开阔地觅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上,优雅地迂回滑翔捕食昆虫。较其他蜂虎更善于在空中捕食。常集群叽喳高叫从头顶飞过。'''
集群聚于开阔地觅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上,优雅地迂回滑翔捕食昆虫。较其他蜂虎更善于在空中捕食。常集群叽喳高叫从头顶飞过。


== '''迁徙''' ==
== '''迁徙''' ==
'''部分迁徙
部分迁徙是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夏季候鸟;在巴基斯坦,从4月到10月很常见,有时出现1000只鸟组成的群体,主要向东南方向迁徙;尽管在斯里兰卡是常驻鸟类,但更多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从10月或11月到3月或4月。在东南亚,它是北部的繁殖访客,也是南部的常驻鸟类,但也是一个明显的冬季访客;在马来西亚的西部沿海平原,8月至10月会出现每小时超过150只鸟类向南迁徙的情况,大群鸟类在3月至4月间穿过马六甲海峡返回。偶尔会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上出现。在菲律宾是相当常见的常驻鸟类,也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主要是新几内亚的常驻鸟类,但在12月份在本斯巴赫地区观察到数千只鸟类,可能是迁徙者。(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2001)
是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夏季候鸟;在巴基斯坦,从4月到10月很常见,有时出现1000只鸟组成的群体,主要向东南方向迁徙;尽管在斯里兰卡是常驻鸟类,但更多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从10月或11月到3月或4月。在东南亚,它是北部的繁殖访客,也是南部的常驻鸟类,但也是一个明显的冬季访客;在马来西亚的西部沿海平原,8月至10月会出现每小时超过150只鸟类向南迁徙的情况,大群鸟类在3月至4月间穿过马六甲海峡返回。偶尔会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上出现。在菲律宾是相当常见的常驻鸟类,也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主要是新几内亚的常驻鸟类,但在12月份在本斯巴赫地区观察到数千只鸟类,可能是迁徙者。(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2001)'''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62行: 第61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8行: 第66行:
[[分类:佛法僧目]]
[[分类:佛法僧目]]
[[分类:蜂虎科]]
[[分类:蜂虎科]]

2024年5月9日 (四) 09:35的最新版本

编号 566
中文名 栗喉蜂虎
英文名 Blue - tailed Bee - eater
拉丁名 Merops philippin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二级
CITES -
佛法僧目
蜂虎科

体长

25~36cm

生境

活动于疏林的林缘,开阔的农田、河岸。

鸣声

一连串“kwr~kwr~kwr”的喉音颤声。

识别

较大(包括延长的中央尾羽)、体态优雅的蜂虎。黑色的贯眼纹上下均为蓝色,头部和翕部绿色,腰部、尾部蓝色,颏部黄色,喉部栗色,腹部浅绿色。飞行时可见翼下橙色。

分布

繁殖于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越冬于巽他群岛。在中国,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和广东,在海南为留鸟,常见于海拔1200m以下开阔生境。

栗喉蜂虎分布图

习性

集群聚于开阔地觅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上,优雅地迂回滑翔捕食昆虫。较其他蜂虎更善于在空中捕食。常集群叽喳高叫从头顶飞过。

迁徙

部分迁徙是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夏季候鸟;在巴基斯坦,从4月到10月很常见,有时出现1000只鸟组成的群体,主要向东南方向迁徙;尽管在斯里兰卡是常驻鸟类,但更多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从10月或11月到3月或4月。在东南亚,它是北部的繁殖访客,也是南部的常驻鸟类,但也是一个明显的冬季访客;在马来西亚的西部沿海平原,8月至10月会出现每小时超过150只鸟类向南迁徙的情况,大群鸟类在3月至4月间穿过马六甲海峡返回。偶尔会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上出现。在菲律宾是相当常见的常驻鸟类,也被认为是冬季访客。主要是新几内亚的常驻鸟类,但在12月份在本斯巴赫地区观察到数千只鸟类,可能是迁徙者。(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2001)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