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山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山雀科 | |山雀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2~13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栖息于山区林地,冬季也见于公园、果园等环境。 | |||
== '''鸣声''' == | == '''鸣声''' == | ||
似“zi~he~ zizi~he”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小型山雀。头顶和颏部黑色,上体偏褐色或橄榄色,下体偏白色,两胁皮黄色。无翼斑和枕斑。与褐头山雀易混淆,区别为通常无浅色翼斑且头顶亮黑色。brevirostris亚种上体偏灰色,下体色浅,翼斑较浅。hellmayri亚种上体偏褐色。 | |||
== '''分布''' == | == '''分布''' == | ||
断续分布于欧洲和东亚的温带地区。在中国,甚常见于东北(brevirostris亚种)、华东(hellmayri亚种)和西南(dejeani亚种)地区。 | |||
== '''习性''' == | == '''习性''' == | ||
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加入混合鸟群。喜栎树林和其他落叶林,亦见于灌丛、树篱、河边林地和果园中。分类学订正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7行: | 第52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沼泽山雀-4.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沼泽山雀-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沼泽山雀-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沼泽山雀-1.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4行: | 第60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0行: | 第65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山雀科]] | [[分类:山雀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01的最新版本
编号 | 756 |
中文名 | 沼泽山雀 |
英文名 | Marsh Tit |
拉丁名 | Poecile palustr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山雀科 |
体长
12~13cm
生境
栖息于山区林地,冬季也见于公园、果园等环境。
鸣声
似“zi~he~ zizi~he”声。
识别
小型山雀。头顶和颏部黑色,上体偏褐色或橄榄色,下体偏白色,两胁皮黄色。无翼斑和枕斑。与褐头山雀易混淆,区别为通常无浅色翼斑且头顶亮黑色。brevirostris亚种上体偏灰色,下体色浅,翼斑较浅。hellmayri亚种上体偏褐色。
分布
断续分布于欧洲和东亚的温带地区。在中国,甚常见于东北(brevirostris亚种)、华东(hellmayri亚种)和西南(dejeani亚种)地区。
习性
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加入混合鸟群。喜栎树林和其他落叶林,亦见于灌丛、树篱、河边林地和果园中。分类学订正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