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燕尾: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58行: | 第58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3行: | 第64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鹟科]] | [[分类:鹟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20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264 |
中文名 | 灰背燕尾 |
英文名 | Slaty - backed Forktail |
拉丁名 | Enicurus schistace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鹟科 |
体长
22~25cm
生境
栖息于海拔400~1800m,偏好峡谷中较宽的河流,也常出现在开阔的郊外。
识别
中型黑白色燕尾。与其他燕尾的区别为顶冠和背部灰色。幼鸟顶冠和背部青灰深褐色,胸部具鳞状斑。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在中国,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福建。
习性
似其他燕尾。常沿海拔400~1800m的林间多岩溪流觅食。不如斑背燕尾偏森林性,通常见于更大的溪流。飞行似鹡鸰但起伏不甚明显。
鸣声
鸣叫为尖锐、音高且带有金属音的“teenk”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