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脸鵟鹰: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64行: | 第64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9行: | 第70行: | ||
[[分类:鹰形目]] | [[分类:鹰形目]] | ||
[[分类:鹰科]] | [[分类:鹰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22的最新版本
编号 | 253 |
中文名 | 灰脸鵟鹰 |
英文名 | Grey - faced Buzzard |
拉丁名 | Butastur indic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 |
目 | 鹰形目 |
科 | 鹰科 |
体长
39~48cm
翼长
105~115 cm
生境
出没于中低海拔的稀疏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鸣声
带颤音的“e~weeea”啸声。
识别
中型的偏褐色鸳鹰。颏、喉部白色明显,具黑色的喉中线和髭纹。头侧近黑色,上体褐色,具近黑色的纵纹和横斑,胸部褐色并具黑色细纹。下体余部具棕色横斑,区别于白眼鸳鹰。平尾,形细长。虹膜、蜡膜均为黄色。
分布
繁殖于东北亚,越冬于东南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各省的针叶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青海、长江以南各省份和台湾。
习性
活动于各类林地、林缘空地和乡村的开阔地,偶尔出现在荒漠和河谷。常在天空盘旋或停立在树梢上,观察地面的猎物,然后伺机捕食中小型鸟类、小型兽类以及两栖爬行动物,亦可大量捕食昆虫。本种可集上百只的大群迁飞。在强风天时可观察到落单的个体在风中戏飞。
迁徙
洲内迁徙定居性的。(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4)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