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杓鹬: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丘鹬科 | |丘鹬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57~63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繁殖于植被丰富的沼泽、多水的草原、农田、开阔谷地,非繁殖期活动于沿海滩涂、海湾、潮间带河口。也会利用湖泊和河流沿岸泥滩,偶至农田觅食。 | |||
== '''鸣声''' == | == '''鸣声''' == | ||
响亮的联络音“考~哩”,单音节或双音节的示警声“昂、昂”。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大型杓鹬。喙甚长而下弯。腰部白色,尾部具褐色横纹。与大杓鹬的区别为翼下覆羽、腰部和尾部较白,与中杓鹬的区别为体型较大、头部无纹、喙相对较长。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古北界北部,越冬南至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迁徙时途经大部地区。数量不多,但在冬季较大杓鹬更常见。为长江下游、华南和东南沿海、海南、台湾及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定期候鸟。少量度夏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沿海滩涂。不常见, | |||
[[文件:GROMS-白腰杓鹬-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白腰杓鹬-1.jpg|缩略图|白腰杓鹬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喜潮间带河口、河岸和沿海滩涂,常在近海处活动。多单独活动,有时集小群或与其他杓鹬混群。 | |||
== '''迁徙''' == | == '''迁徙''' == | ||
部分性迁徙大多数个体进行迁徙;一些鸟类在分布范围的西部地区定居,尤其是在不列颠群岛和爱尔兰。少量鸟类定期在冰岛和法罗群岛越冬。斯堪的纳维亚和巴尔干地区的种群向西南迁徙至西欧沿海。在繁殖季节之后,亚种在巴尔干地区混合,可能在冬季栖地从地中海到西印度交汇。白腰杓鹬的名义亚种可能冬季分布南至阿尔吉尔、意大利和毛里塔尼亚的巴布库达尔格(Babc d'Arguin),而其他地区的冬季栖地由其他亚种占据,例如在几内亚比绍越冬的鸟类来自西伯利亚中部。在非洲存在一些跨大陆的迁徙,例如穿越撒哈拉沙漠。大多数鸟类在脱羽地越冬,并没有证据表明其在脱羽后会有明显的迁移活动。它们对冬季栖地高度忠诚。南向迁徙发生在6月至11月之间,从非繁殖个体和成年雌鸟开始;迁回始于2月,主要在3月至4月期间;来自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繁殖地的迁徙主要在4月中旬至5月初。许多一年级鸟类整年留在冬季栖地。(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王春晓-白腰杓鹬-1.JPG;拍摄者:王春晓,王春晓-白腰杓鹬-2.JPG;拍摄者:王春晓,阿池-白腰杓鹬-2.JPG;拍摄者:阿池,刘洁芸-白腰杓鹬-1.jpg;拍摄者:刘洁芸,阿池-白腰杓鹬-1.JPG;拍摄者:阿池,王建民-白腰杓鹬-1.jpg;拍摄者:王建民,}}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8行: | 第62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4行: | 第67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丘鹬科]] | [[分类:丘鹬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51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28 |
中文名 | 白腰杓鹬 |
英文名 | Eurasian Curlew |
拉丁名 | Numenius arquat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57~63cm
生境
繁殖于植被丰富的沼泽、多水的草原、农田、开阔谷地,非繁殖期活动于沿海滩涂、海湾、潮间带河口。也会利用湖泊和河流沿岸泥滩,偶至农田觅食。
鸣声
响亮的联络音“考~哩”,单音节或双音节的示警声“昂、昂”。
识别
大型杓鹬。喙甚长而下弯。腰部白色,尾部具褐色横纹。与大杓鹬的区别为翼下覆羽、腰部和尾部较白,与中杓鹬的区别为体型较大、头部无纹、喙相对较长。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北部,越冬南至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迁徙时途经大部地区。数量不多,但在冬季较大杓鹬更常见。为长江下游、华南和东南沿海、海南、台湾及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定期候鸟。少量度夏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沿海滩涂。不常见,
习性
喜潮间带河口、河岸和沿海滩涂,常在近海处活动。多单独活动,有时集小群或与其他杓鹬混群。
迁徙
部分性迁徙大多数个体进行迁徙;一些鸟类在分布范围的西部地区定居,尤其是在不列颠群岛和爱尔兰。少量鸟类定期在冰岛和法罗群岛越冬。斯堪的纳维亚和巴尔干地区的种群向西南迁徙至西欧沿海。在繁殖季节之后,亚种在巴尔干地区混合,可能在冬季栖地从地中海到西印度交汇。白腰杓鹬的名义亚种可能冬季分布南至阿尔吉尔、意大利和毛里塔尼亚的巴布库达尔格(Babc d'Arguin),而其他地区的冬季栖地由其他亚种占据,例如在几内亚比绍越冬的鸟类来自西伯利亚中部。在非洲存在一些跨大陆的迁徙,例如穿越撒哈拉沙漠。大多数鸟类在脱羽地越冬,并没有证据表明其在脱羽后会有明显的迁移活动。它们对冬季栖地高度忠诚。南向迁徙发生在6月至11月之间,从非繁殖个体和成年雌鸟开始;迁回始于2月,主要在3月至4月期间;来自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繁殖地的迁徙主要在4月中旬至5月初。许多一年级鸟类整年留在冬季栖地。(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王春晓
-
拍摄者:王春晓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刘洁芸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