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58行: | 第58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3行: | 第64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鹀科]] | [[分类:鹀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55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462 |
中文名 | 白顶鹀 |
英文名 | White - capped Bunting |
拉丁名 | Emberiza stewarti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鹀科 |
体长
17cm
生境
栖息于山地及山前丘陵地带长有草丛和稀疏灌丛的岩石山坡上。
鸣声
鸣唱是一连串由7-8个音符组成的爆破音。
识别
中型鹀。雄鸟繁殖羽头部图纹独特,脸部银白色,具黑色围兜和眉纹,与灰色头顶、枕部和后领环形成对比。上体浓褐色,下体白色并具褐色胸斑。具宽阔白色尾缘。冬羽色较暗。雌鸟上体褐色,具深色细纹和对比明显的棕色腰部。
分布
广布于中亚地区,迷鸟见于新疆西部,为2013年发现的中国新记录。
习性
栖于开阔多岩山地、灌丛和高海拔森林,冬季下至低海拔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