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色山鹪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扇尾莺科 | |扇尾莺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1~1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平原、丘陵、河谷地带的农耕地及开阔草地,常见于稻田、草丛和荒地,也能适应甘蔗田、竹林、城市花园等多种生境。 | |||
== '''鸣声''' == | == '''鸣声''' == | ||
常在突出的枝头发出“唧、唧、唧”的短促鸣声,集群觅食时亦常发出轻柔的联络音“bzzp、bzzp”。 | |||
== '''识别''' == | == '''识别''' == | ||
较大而尾长的偏棕色山鹪莺。具浅色眉纹。上体暗灰褐色,下体浅皮黄色至红棕色。背部色浅且比褐山鹪莺更为纯色。全年均可换羽,新羽偏粉色。台湾的favirostris亚种体色较浅而喙为黄色。尾部比中国境内任何其他山鹪莺均更长。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印度、中国、东南亚和爪哇岛。在中国为海拔1500m以下地区常见留鸟,P.i.blanfordi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P.i.extensicauda分布于云南东部和北部、四川西部及华中、华东、华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海南,近年发现已北扩至华北地区,最北至辽宁(大连);P.i.flavirostris分布于台湾。P.i.fusca可能分布于藏南地区。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2行: | 第49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阿池-纯色山鹪莺-2.JPG;拍摄者:阿池,阿池-纯色山鹪莺-3.JPG;拍摄者:阿池,阿池-纯色山鹪莺-1.JPG;拍摄者:阿池}}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59行: | 第57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5行: | 第62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扇尾莺科]] | [[分类:扇尾莺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3:05的最新版本
编号 | 951 |
中文名 | 纯色山鹪莺 |
英文名 | Plain Prinia |
拉丁名 | Prinia inornat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扇尾莺科 |
体长
11~15cm
生境
活动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平原、丘陵、河谷地带的农耕地及开阔草地,常见于稻田、草丛和荒地,也能适应甘蔗田、竹林、城市花园等多种生境。
鸣声
常在突出的枝头发出“唧、唧、唧”的短促鸣声,集群觅食时亦常发出轻柔的联络音“bzzp、bzzp”。
识别
较大而尾长的偏棕色山鹪莺。具浅色眉纹。上体暗灰褐色,下体浅皮黄色至红棕色。背部色浅且比褐山鹪莺更为纯色。全年均可换羽,新羽偏粉色。台湾的favirostris亚种体色较浅而喙为黄色。尾部比中国境内任何其他山鹪莺均更长。
分布
印度、中国、东南亚和爪哇岛。在中国为海拔1500m以下地区常见留鸟,P.i.blanfordi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P.i.extensicauda分布于云南东部和北部、四川西部及华中、华东、华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海南,近年发现已北扩至华北地区,最北至辽宁(大连);P.i.flavirostris分布于台湾。P.i.fusca可能分布于藏南地区。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