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蟾蜍: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0行: | 第10行: | ||
== 保护级别 == | == 保护级别 == | ||
IUCN-无危(LC);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 (LC)。 | IUCN-无危(LC);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 (LC)。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分类:两栖纲]] | |||
[[分类:无尾目]] | |||
[[分类:蟾蜍科]] | |||
[[分类:蟾蜍属]] | |||
[[分类:西藏蟾蜍]] |
2024年5月9日 (四) 13:47的最新版本
形态特征
头宽大于头长,吻端较圆,鼻孔位于吻眼中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鼓膜椭圆形,约 为眼径的一半。前肢较粗壮,指略扁平,指端钝圆。后肢粗短,左右跟部不相遇。皮肤粗糙,头顶具大疣,耳后腺小,呈豆状。背部除脊纹部位光滑外,布满大小圆疣。
生态习性
栖息于海拔2400~4300米的高原草地、农田及林缘的乱石或杂草丛中。4~6月在山谷及河岸水坑内产卵,每只产卵约4000粒,以各种昆虫为食。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青海省内分布于达日、囊谦。
保护级别
IUCN-无危(LC);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