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鸻: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23~26cm'''
23~26cm


== '''生境''' ==
== '''生境''' ==
'''似欧金鸻。'''
似欧金鸻。


== '''鸣声''' ==
== '''鸣声''' ==
'''有时发出响亮而具金属音的“yiwei,yiwei”声。'''
有时发出响亮而具金属音的“yiwei,yiwei”声。


== '''识别''' ==
== '''识别''' ==
'''敦实的中型鸻。喙短而厚。冬羽浅金棕色,贯眼纹、脸侧和下体色浅。翼上无白色横纹,飞行时翼下覆羽对比不明显。雄鸟繁殖羽脸、喉、胸部中央和腹部均为黑色,脸周和胸侧白色。雌鸟下体亦有黑色,但不如雄鸟多。'''
敦实的中型鸻。喙短而厚。冬羽浅金棕色,贯眼纹、脸侧和下体色浅。翼上无白色横纹,飞行时翼下覆羽对比不明显。雄鸟繁殖羽脸、喉、胸部中央和腹部均为黑色,脸周和胸侧白色。雌鸟下体亦有黑色,但不如雄鸟多。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俄罗斯北部和阿拉斯加西北部,越冬于非洲东部、南亚次大陆、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迁徙时节途经中国全境,为东部沿海地区较常见旅鸟,冬候鸟常见于北纬25°以南包括海南和台湾在内的沿海开阔地区。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度夏种群。'''
繁殖于俄罗斯北部和阿拉斯加西北部,越冬于非洲东部、南亚次大陆、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迁徙时节途经中国全境,为东部沿海地区较常见旅鸟,冬候鸟常见于北纬25°以南包括海南和台湾在内的沿海开阔地区。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度夏种群。
[[文件:GROMS-金斑鸻-1.jpg|缩略图]]
[[文件:GROMS-金斑鸻-1.jpg|缩略图|金斑鸻分布图]]


== '''习性''' ==
== '''习性''' ==
'''单独或集群活动。栖于沿海滩涂、沙滩、开阔草地和机场。'''
单独或集群活动。栖于沿海滩涂、沙滩、开阔草地和机场。


== '''迁徙''' ==
== '''迁徙''' ==
'''洲际迁徙
洲际迁徙迁徙性的。6月初出现在西伯利亚的苔原地区;泰米尔种群在5月下旬沿着恩塞耶河的中部针叶林迁徙,停留在森林开阔地和村庄附近的露出的区域,每次有3-7只鸟;8月底至9月初离开;一些鸟类以广泛的阵线向东迁徙穿过针叶林。南迁时会以大群的形式进行迁徙,通常在夜间进行。非繁殖鸟在繁殖鸟之前离开2-4周,幼鸟比成鸟晚几周。一些阿拉斯加繁殖鸟会经过4500公里的非停歇飞行横渡太平洋到达夏威夷群岛;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的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可能通过西伯利亚西部的陆地迁徙到达;印度的越冬鸟类则通过青藏高原迁徙。它们对越冬地点非常忠诚。(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迁徙性的。6月初出现在西伯利亚的苔原地区;泰米尔种群在5月下旬沿着恩塞耶河的中部针叶林迁徙,停留在森林开阔地和村庄附近的露出的区域,每次有3-7只鸟;8月底至9月初离开;一些鸟类以广泛的阵线向东迁徙穿过针叶林。南迁时会以大群的形式进行迁徙,通常在夜间进行。非繁殖鸟在繁殖鸟之前离开2-4周,幼鸟比成鸟晚几周。一些阿拉斯加繁殖鸟会经过4500公里的非停歇飞行横渡太平洋到达夏威夷群岛;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的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可能通过西伯利亚西部的陆地迁徙到达;印度的越冬鸟类则通过青藏高原迁徙。它们对越冬地点非常忠诚。(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62行: 第61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8行: 第66行:
[[分类:鸻形目]]
[[分类:鸻形目]]
[[分类:鸻科]]
[[分类:鸻科]]

2024年5月9日 (四) 14:00的最新版本

编号 309
中文名 金斑鸻
英文名 Pacific Golden Plover
拉丁名 Pluvialis fulv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鸻形目
鸻科

体长

23~26cm

生境

似欧金鸻。

鸣声

有时发出响亮而具金属音的“yiwei,yiwei”声。

识别

敦实的中型鸻。喙短而厚。冬羽浅金棕色,贯眼纹、脸侧和下体色浅。翼上无白色横纹,飞行时翼下覆羽对比不明显。雄鸟繁殖羽脸、喉、胸部中央和腹部均为黑色,脸周和胸侧白色。雌鸟下体亦有黑色,但不如雄鸟多。

分布

繁殖于俄罗斯北部和阿拉斯加西北部,越冬于非洲东部、南亚次大陆、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迁徙时节途经中国全境,为东部沿海地区较常见旅鸟,冬候鸟常见于北纬25°以南包括海南和台湾在内的沿海开阔地区。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度夏种群。

金斑鸻分布图

习性

单独或集群活动。栖于沿海滩涂、沙滩、开阔草地和机场。

迁徙

洲际迁徙迁徙性的。6月初出现在西伯利亚的苔原地区;泰米尔种群在5月下旬沿着恩塞耶河的中部针叶林迁徙,停留在森林开阔地和村庄附近的露出的区域,每次有3-7只鸟;8月底至9月初离开;一些鸟类以广泛的阵线向东迁徙穿过针叶林。南迁时会以大群的形式进行迁徙,通常在夜间进行。非繁殖鸟在繁殖鸟之前离开2-4周,幼鸟比成鸟晚几周。一些阿拉斯加繁殖鸟会经过4500公里的非停歇飞行横渡太平洋到达夏威夷群岛;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的成鸟在8月到达夏威夷群岛,幼鸟在9月到达;在9月初到达斐济,10月到达新西兰。东非和东亚可能通过西伯利亚西部的陆地迁徙到达;印度的越冬鸟类则通过青藏高原迁徙。它们对越冬地点非常忠诚。(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