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33行: | 第33行: | ||
|} | |} | ||
== 地区描述 == | == 地区描述 == | ||
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区内拥有完整的自然植被和森林溪流生态系统,河流两岸保存着数量较多的大青杨、榆树等树种的孤立木和枯立木,为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取食和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形地貌特征 == | 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区内拥有完整的自然植被和森林溪流生态系统,河流两岸保存着数量较多的大青杨、榆树等树种的孤立木和枯立木,为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取食和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 | ||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境内,地处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永翠河流域的中段,南端界距带岭镇9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7′17″~128°58′44″,北纬47°05′01″~47°10′07″。总面积为2535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 重要鸟类 == | == 地形地貌特征 == | ||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于鸟纲(Aves),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二千多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为东北亚地区特有的水禽,繁殖于俄罗斯远东锡霍特—爱林山脉、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部分地区;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形目中唯一一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并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联合会濒危鸟类名录(ICBP)。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其稀少。== 重要植被 == |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境内,地处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永翠河流域的中段,南端界距带岭镇9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7′17″~128°58′44″,北纬47°05′01″~47°10′07″。总面积为2535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 | ||
保护区是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红松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态特征 == | == 重要鸟类 == | ||
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破碎化严重。国内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的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10几年来的保护于管理,在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繁殖的有近15对,由建区前的不足10只的偶见种成为种群数量达70余只的常见种,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国家级保护区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贵稀有的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促进带岭区经济的良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取的保护措施 == |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于鸟纲(Aves),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二千多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为东北亚地区特有的水禽,繁殖于俄罗斯远东锡霍特—爱林山脉、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部分地区;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形目中唯一一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并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联合会濒危鸟类名录(ICBP)。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其稀少。 | ||
== 重要植被 == | |||
保护区是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红松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生物多样性丰富。 | |||
== 生态特征 == | |||
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破碎化严重。国内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的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10几年来的保护于管理,在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繁殖的有近15对,由建区前的不足10只的偶见种成为种群数量达70余只的常见种,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国家级保护区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贵稀有的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促进带岭区经济的良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 |||
多年来,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取联防联治,警民共管保护措施,实行中华秋沙鸭产卵期、孵化期封闭管理,重点针对春秋两季、鱼汛期不分节假日,不定期、不定时对保护区所辖26公里河道进行全面、全天候巡护管理,制止任何形式的乱捕滥猎、盗采、盗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经过“白+黑”“5+2”的努力,有效遏制了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为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 多年来,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取联防联治,警民共管保护措施,实行中华秋沙鸭产卵期、孵化期封闭管理,重点针对春秋两季、鱼汛期不分节假日,不定期、不定时对保护区所辖26公里河道进行全面、全天候巡护管理,制止任何形式的乱捕滥猎、盗采、盗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经过“白+黑”“5+2”的努力,有效遏制了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为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 ||
据介绍,近年来,保护区同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监测、自然湿地岸线维护和地貌修复、疫源疫病监测、生物围栏和废弃沙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巡护能力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今后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他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保护区能力建设切实得到了提高。 | 据介绍,近年来,保护区同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监测、自然湿地岸线维护和地貌修复、疫源疫病监测、生物围栏和废弃沙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巡护能力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今后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他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保护区能力建设切实得到了提高。 | ||
== 管理机构 == | == 管理机构 == | ||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 |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 参考文献 == | |||
(1) | (1)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9%BE%99%E6%B1%9F%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title=%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id=19663839&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9%BE%99%E6%B1%9F%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title=%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id=19663839&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 ||
(2) | (2)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944798792015680&wfr=spider&for=pc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944798792015680&wfr=spider&for=pc | ||
[[分类:栖息地]] | [[分类:栖息地]] |
2023年9月16日 (六) 10:57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域 | 黑龙江省伊春市 |
面积(公顷) | 2535.0 |
坐标 | 东经128°47′17″~128°58′44″,北纬47°05′01″~47°10′07″ |
海拔 | 无 |
主要保护对象 | 中华秋沙鸭及红松林生态系统 |
类型 | 野生动物 |
级别 | 国家级 |
始建时间 | 19970501 |
主管部门 | 林业 |
地区描述
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区内拥有完整的自然植被和森林溪流生态系统,河流两岸保存着数量较多的大青杨、榆树等树种的孤立木和枯立木,为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取食和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形地貌特征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境内,地处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永翠河流域的中段,南端界距带岭镇9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7′17″~128°58′44″,北纬47°05′01″~47°10′07″。总面积为2535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
重要鸟类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于鸟纲(Aves),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二千多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为东北亚地区特有的水禽,繁殖于俄罗斯远东锡霍特—爱林山脉、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部分地区;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形目中唯一一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并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联合会濒危鸟类名录(ICBP)。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其稀少。
重要植被
保护区是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水域、红松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态特征
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破碎化严重。国内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的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10几年来的保护于管理,在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繁殖的有近15对,由建区前的不足10只的偶见种成为种群数量达70余只的常见种,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国家级保护区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贵稀有的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促进带岭区经济的良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取的保护措施
多年来,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取联防联治,警民共管保护措施,实行中华秋沙鸭产卵期、孵化期封闭管理,重点针对春秋两季、鱼汛期不分节假日,不定期、不定时对保护区所辖26公里河道进行全面、全天候巡护管理,制止任何形式的乱捕滥猎、盗采、盗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经过“白+黑”“5+2”的努力,有效遏制了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为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据介绍,近年来,保护区同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中华秋沙鸭专项调查监测、自然湿地岸线维护和地貌修复、疫源疫病监测、生物围栏和废弃沙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巡护能力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今后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他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保护区能力建设切实得到了提高。
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9%BE%99%E6%B1%9F%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title=%E7%A2%A7%E6%B0%B4%E4%B8%AD%E5%8D%8E%E7%A7%8B%E6%B2%99%E9%B8%AD%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id=19663839&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94479879201568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