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33行: 第33行:
|}
|}
== 地区描述 ==
== 地区描述 ==
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12.23°,北纬29.49°。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567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中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北纬29°49′。== 地形地貌特征 ==
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12.23°,北纬29.49°。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567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中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北纬29°49′。
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形成,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属典型的近代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的洲滩平原。该地海拔在31~36m。== 重要鸟类 ==
== 地形地貌特征 ==
截至2011年,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以鸟类最为丰富,共有鸟类14目28科45属60种。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其中一级保护3种([[白鹳]]、[[黑鹳]]、[[大鸨]]),二级保护8种。== 重要植被 ==
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形成,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属典型的近代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的洲滩平原。该地海拔在31~36m。
截至2011年,保护区初步统计共有植物64科168属238种。从故道浅水区到沿岸洲滩逐渐向高处分布,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苦草等;浮水植物如菱、芡实、浮萍等;挺水植物如茭白、荻、芦苇等及沼泽植被的丰富草类,如苔草、蓼、水灯心、稗草、蒿类和多种豆科植物,其中以芦苇和荻群落为主,也有比较开阔的浅滩草地和成片的旱柳灌丛。== 生态特征 ==
== 重要鸟类 ==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功的麋鹿野生繁育实践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的“麋鹿重引进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石首麋鹿保护区率先建立了世界上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无野生麋鹿的历史,是中国物种重引进的成功典范。保护区既是黑鹳、东方大白鹳、天鹅、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濒危水生动物“长江女神”白鳍豚迁地之处。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被生物学家称为“湿地基因库”。== 采取的保护措施 ==
截至2011年,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以鸟类最为丰富,共有鸟类14目28科45属60种。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其中一级保护3种([[白鹳]]、[[黑鹳]]、[[大鸨]]),二级保护8种。
== 重要植被 ==
截至2011年,保护区初步统计共有植物64科168属238种。从故道浅水区到沿岸洲滩逐渐向高处分布,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苦草等;浮水植物如菱、芡实、浮萍等;挺水植物如茭白、荻、芦苇等及沼泽植被的丰富草类,如苔草、蓼、水灯心、稗草、蒿类和多种豆科植物,其中以芦苇和荻群落为主,也有比较开阔的浅滩草地和成片的旱柳灌丛。
== 生态特征 ==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功的麋鹿野生繁育实践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的“麋鹿重引进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石首麋鹿保护区率先建立了世界上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无野生麋鹿的历史,是中国物种重引进的成功典范。保护区既是黑鹳、东方大白鹳、天鹅、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濒危水生动物“长江女神”白鳍豚迁地之处。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被生物学家称为“湿地基因库”。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保护区将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野生麋鹿种群及其自然环境就地保护为核心,实现保护区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限度地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保护区建成融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为一体,管理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先后与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武汉植物所、武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为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保护区将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野生麋鹿种群及其自然环境就地保护为核心,实现保护区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限度地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保护区建成融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为一体,管理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先后与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武汉植物所、武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为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管理机构 ==
== 管理机构 ==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参考文献 ==
http://sthjt.hubei.gov.cn/fbjd/zc/zcwj/sthjt/ehh/201311/t20131111_2679555.shtml
http://sthjt.hubei.gov.cn/fbjd/zc/zcwj/sthjt/ehh/201311/t20131111_2679555.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B3%E9%A6%96%E9%BA%8B%E9%B9%BF%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B3%E9%A6%96%E9%BA%8B%E9%B9%BF%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分类:栖息地]]
[[分类:栖息地]]

2023年9月16日 (六) 10:57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湖北省荆州市
面积(公顷) 1567.0
坐标 东经112°33′,北纬29°49′。
海拔 31m-36m
主要保护对象 麋鹿及其生境
类型 野生动物
级别 国家级
始建时间 19911118
主管部门 环保

地区描述

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12.23°,北纬29.49°。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567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中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北纬29°49′。

地形地貌特征

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形成,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属典型的近代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的洲滩平原。该地海拔在31~36m。

重要鸟类

截至2011年,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以鸟类最为丰富,共有鸟类14目28科45属60种。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其中一级保护3种(白鹳黑鹳大鸨),二级保护8种。

重要植被

截至2011年,保护区初步统计共有植物64科168属238种。从故道浅水区到沿岸洲滩逐渐向高处分布,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苦草等;浮水植物如菱、芡实、浮萍等;挺水植物如茭白、荻、芦苇等及沼泽植被的丰富草类,如苔草、蓼、水灯心、稗草、蒿类和多种豆科植物,其中以芦苇和荻群落为主,也有比较开阔的浅滩草地和成片的旱柳灌丛。

生态特征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功的麋鹿野生繁育实践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的“麋鹿重引进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石首麋鹿保护区率先建立了世界上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无野生麋鹿的历史,是中国物种重引进的成功典范。保护区既是黑鹳、东方大白鹳、天鹅、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濒危水生动物“长江女神”白鳍豚迁地之处。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被生物学家称为“湿地基因库”。

采取的保护措施

保护区将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野生麋鹿种群及其自然环境就地保护为核心,实现保护区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限度地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保护区建成融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为一体,管理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先后与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武汉植物所、武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为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管理机构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http://sthjt.hubei.gov.cn/fbjd/zc/zcwj/sthjt/ehh/201311/t20131111_2679555.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F%B3%E9%A6%96%E9%BA%8B%E9%B9%BF%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