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2023年9月16日 (六) 10:58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域 | 广东省珠海市 |
面积(公顷) | 46000.0 |
坐标 | 无 |
海拔 | 无 |
主要保护对象 | 中华白海豚及其生境 |
类型 | 野生动物 |
级别 | 国家级 |
始建时间 | 19991013 |
主管部门 | 农业 |
地区描述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水域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面积约460平方公里。1999年10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11月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大家族中的一员。该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地形地貌特征
无
重要鸟类
无
重要植被
无
生态特征
珠江口水域水温和盐度条件适中、水质肥沃,适宜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繁衍。珠江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年迳流量达3124亿立方米。珠江出海口所在的伶仃洋水域宽广,气候温和。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合习惯于在热带和亚热带河口地区生活的中华白海豚。丰富的生物资源给多种鱼类生物提供了天然产卵和繁育环境。珠江口伶仃洋水域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河口区,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对珠江口的渔业资料,在一项周年调查中就鉴定了154种鱼类,1993年的海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显示,珠江口水域出现的枪乌贼类有15种,甲壳类30余种。大铲岛以南万山群岛以北一带水域中游泳生物资源蕴藏量可达1万吨以上,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丰富的饵料基础。
采取的保护措施
由于珠江口环境污染,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1999年10月,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定珠江口伶仃洋里从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的460平方公里水域为保护区。这次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务院新批准的2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从而使广东省有了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和珠江口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区,全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了9个。为了做好白海豚保护区的工作,广东省将联合港澳三地力量,共同保护中华白海豚这一珍稀物种,拟定以下发展目标:(1)坚持依法管理,形成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体系,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署协调一致,保护好该区域内的白海豚资源,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2)负责解释、落实国家和省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办法等,向广大渔民和行船人员宣传普及法律条文;(3)坚持日常巡航视察与突击联合执法行动相结合,有效制止对白海豚资源的破坏行为;(4)维护保护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护区域内海洋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管,避免或减少对白海豚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威胁。
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