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3年9月16日 (六) 11:03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 广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
面积(公顷) | 12231.0 |
坐标 | 北纬25°22′~25°31′,东经111°11′~111°20′ |
海拔 | 主峰2009.3m |
主要保护对象 | 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 |
类型 | 森林生态 |
级别 | 国家级 |
始建时间 | 19820608 |
主管部门 | 林业 |
地区描述
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灌阳县境内,东与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22′~25°31′,东经111°11′~111°20′,主峰韭菜岭2009.3米,为华南第三高峰。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22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470.2公顷,缓冲区面积1999公顷,森林覆盖率83.9%。千家洞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广西灌阳千家洞国有林场,198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千家洞水源林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形地貌特征
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地都庞岭山系,为一褶断中山,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m。为古生代加里东早期的花岗岩地层,山脚周围显露的地层则更早,有元古代震旦系和古生代的寒武、奥陶系,说明自然保护区在上元古代至下元古代是滨海沉积,经寒武、奥陶、志留纪漫长的地质年代,到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隆起上升,使震旦系至下古代沉积的地层褶皱、断裂,伴随着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形成现代千家洞的花岗岩地质构造。由于地层褶皱强烈,沟谷侵蚀发育,境内溪谷幽深,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相对高差多在500~1700m之间,坡度大多为30°~50º。由于自然保护区内山体高大、峰峻谷幽、地表形态多样,导致生态环境局部各异,进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重要鸟类
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即: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5种:普通狂鸟、黑头鹃隼、鸢、松雀鹰、雀鹰、白鹇、红腹角雉、勺鸡、草鸮、班头鸺留鸟、短耳鸮、雕鸮。
重要植被
分别是银杏、资源冷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金毛狗、广东五针松、长苞铁杉、福建柏、白豆杉、观光木、红椿、鹅掌楸、庐山厚朴、闽楠、香樟、花榈木、喜树、刺楸、长瓣短柱茶、长柄双花木、伞花木等17种;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铁杉、小花木兰、八角莲、沉水樟、青檀、银钟花、白辛树、银鹊树、紫茎、巴戟天等10种。
生态特征
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建成中亚热带南岭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植被垂直带谱的典型代表、国家珍稀濒危生物物种资源的基因库、南岭山地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普教育、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组织机构高效精简、保护管理体系科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科技发达的国内同类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物种丰富,其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较强,在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二)扎实抓好保护管理工作。 (三)切实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五)切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六)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七)提升监测保护和科研监测能力 (八)加强保护区项目规划。 (九)抓好社区共建工作。
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3%E5%AE%B6%E6%B4%9E%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title=%E5%B9%BF%E8%A5%BF%E5%8D%83%E5%AE%B6%E6%B4%9E%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id=11284104&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2)http://lyhylj.guilin.gov.cn/zwgk/czxx/202303/t20230316_246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