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胁姬鹛: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0行: | 第61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噪鹛科]] | [[分类:噪鹛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18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050 |
中文名 | 斑胁姬鹛 |
英文名 | Himalayan Cutia |
拉丁名 | Cutia nipalens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噪鹛科 |
体长
17~19cm
生境
活动于较原始的常绿阔叶林,特别是长有附生植物和苔藓的较大树木。栖息海拔1800~2600m,也可高至海拔3050m。
鸣声
响亮的逐渐上扬的长鸣声“cheeeet”,双音节的“chirp”声及大声而单调的“chipchip-chip-chipchip”声,重复多次。
识别
不易被误认的中型鹛,体色艳丽。额部、顶冠、枕部和飞羽羽缘均为蓝灰色,上体大部棕栗色,尾部、两翼余部和宽阔的贯眼纹均为黑色,下体白色,两胁具黑色横斑。雌鸟体色较浅,翕部和背部橄榄褐色并具黑色粗纵纹,贯眼纹深褐色。虹膜红褐色,喙偏黑色,跗跖黄色至橙色。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部和东南亚。在中国,不常见于海拔800 ~2600 m的山区常绿林中,指名亚种为西藏南部、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留鸟,melanchima亚种记录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丘陵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