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潜鸭: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参考文献) 标签:手工回退 |
||
(未显示3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 |||
第63行: | 第63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8行: | 第69行: | ||
[[分类:雁形目]] | [[分类:雁形目]] | ||
[[分类:鸭科]] | [[分类:鸭科]] | ||
2024年6月12日 (三) 06:37的最新版本
编号 | 45 |
中文名 | 凤头潜鸭 |
英文名 | Tufted Duck |
拉丁名 | Aythya fuligul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雁形目 |
科 | 鸭科 |
体长
34~49cm
翼长
65~72cm
生境
喜好长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池塘等静止或水流缓慢的淡水水体,也会选择河口等地,很少在外海或有大风浪的地区出现。
鸣声
繁殖期为比较圆润的“咔咔”(karrr)声,繁殖期外很少鸣叫。
识别
矮胖而敦实的潜鸭。头顶具长羽冠。雄鸟黑色,腹部和体侧白色。雌鸟深褐色,两胁褐色,羽冠较短。飞行时可见二级飞羽上有白色条带。尾下覆羽偶为白色。雌鸟具浅色颊斑。幼鸟似雌鸟但眼为褐色。较白眼潜鸭头顶更平而眉突出。虹膜黄色。比斑背潜鸭略小,看上去很紧凑的潜水鸭。侧面看头部形状偏正方形到圆形,枕部有呈穗状下垂的冠羽。喙部尖端的黑斑比斑背潜鸭的宽,比红头潜鸭的窄。无论什么年龄、性别,相比斑背潜鸭和小潜鸭,上体都偏暗,可以作为识别的一个依据。雄性繁殖羽:头、胸、上体、尾覆羽的黑色和胁部白色对比鲜明,远看也非常醒目。虹膜黄色。头部常泛紫色光泽,不同光线下也可能呈绿色光泽,特别是早晚顺光且角度低的时候更明显。上体整体黑色,这是与斑背潜鸭和小潜鸭的重要识别点,近距离观察时可见细微波状斑,就像撒了很薄的糖粉。穗状的冠羽长而下垂,为重要的辨识特征,但在潜水前后会紧贴在头部,或被风吹到另一边,这时会看似没有。雄性蚀羽→繁殖羽:换羽到完全繁殖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直到1月份还有许多个体的胁部会残留褐色部分或者波状斑。雄性蚀羽:8~10月时整体黑褐色,与雌性的羽色近似。但体型比雌性稍大,胸部及上体等处的黑色较浓,喙的黑色较少,偏青灰色,综合以上几点可进行判断。雄性第一年冬羽:换羽过程中的个体似雄性繁殖羽,可以通过腹部及胁部等处残留的具细密褐色斑纹的稚羽来识别。雄性稚羽/第一年冬羽:腹部规则排列细斑纹,似雌性稚羽,略大。对比胁部,上体及胸的黑色更醒目。虹膜色比成鸟混浊,通常比雌性幼鸟更早变黄。尾下覆羽在白底上规则排列横斑。喙初期近黑,之后变成青灰色,跟羽毛的黑色对比强烈,这点可作为与雌性区别的依据。换羽较迟的个体到1月份还接近稚羽,容易与雌性混淆,需要特别注意。雌性冬羽:除了腹部外,全身褐色至黑褐色。喙比雄性偏黑。虹膜黄色。上体的黑色比斑背潜鸭、小潜鸭更浓,与稍淡的胁部对比明显。胁部的深褐色比稚羽更红。即使有波状斑也很不明显,不如斑背潜鸭和小潜鸭的显眼。尾下覆羽变化很大,从整体白色到带大片褐色的个体都有。另外,有些个体的喙基周围会沾白色,其大小也会因个体不同有很大差异。雌性夏羽:夏季的雌性腹部出现粗的不规则横斑。雌性稚羽/第一年冬羽:冠羽较短,跟雌性成鸟相比,整体为沾浅黄或黄褐色的淡褐色。虹膜暗黄褐色。从秋天到冬天,脸颊及上背等处开始换成暗色羽毛,逐渐接近雌性成鸟的羽色,不过乍看过去,羽色变化没有那么大。相比斑背潜鸭雌性稚羽,根据体型略小、喙也显“苗条”、上体近暗色、冠羽多少有点突出、喙基周围的白色范围偏小等综合判断。另外需注意,因为冠羽短,与雌性成鸟看上去不同,容易被误认为是小潜鸭。由于体型大小和喙的厚度相同,静止时雌性与稚羽之间的识别相当困难,但本种的冠羽看起来更明显,羽色(尤其是上体)偏暗,喙基部周围的白色范围小而不清晰,可能的话,同时结合翼斑综合判断。另外,斑背潜鸭和小潜鸭的肩羽及胁部在换羽过程中会出现比本种更清晰的波状斑,如果能观察到这点的话就比较好判断。
分布
繁殖于北古界北部,越冬于南方。在中国,繁殖于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越冬于长江流域及华东、华南地区;迁徙时经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最常见的潜鸭之一,但东北地区记录较少。
习性
常见于湖泊和深塘,潜水觅食,飞行迅速。
迁徙
部分迁徙部分迁徙;冬季分布在中欧和东北欧洲(主要定居)、地中海地区、撒哈拉以北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苏联西南部、中东、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和日本。偶尔出现在阿拉斯加和北美洲(主要西海岸)。(摘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