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塍鹬: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57行: | 第57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2行: | 第63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丘鹬科]] | [[分类:丘鹬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16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29 |
中文名 | 斑尾塍鹬 |
英文名 | Bar - tailed Godwit |
拉丁名 | Limosa lapponic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37~41 cm
生境
活动于沿海滩涂、河口、海湾、盐田等潮间带浅水地带,较少至淡水环境。
鸣声
飞行时发出单调而急促的“啾喂、啾喂喂”叫声。
识别
大型鹬。跗跖长,喙长而略向上翘。上体为斑驳灰褐色,白色眉纹明显,胸部沾灰色。与黑尾塍鹬的区别在于翼斑狭窄而色浅、白色的尾部和腰部具褐色细纹。东部的baueri亚种背部下方偏褐色,翼下更白。
习性
喜潮间带、河口、沙洲和浅滩。觅食时头部深插入水中,迅速而大口地吞食。
迁徙
洲际迁徙长途迁徙鸟种。在欧洲越冬的种群源自北欧和俄罗斯东至亚马尔半岛;而在更东部(至泰门尔),越冬地在西非,时间为9月至4月,在4月中旬至5月和7月中旬至8月期间在西欧潮间带地区进行中途停歇;雌鸟越冬地比雄鸟更南。主要迁徙经过北海盆地和波罗的海,只有一些经过里海地区,可能是越冬在南非的鸟类;陆地记录表明南非西南部越冬鸟类可能会横渡大陆。4月至5月,许多鸟类会聚集在瓦登海(Wadden Sea)进行脱羽和储备能量。在东亚,常见迁徙路径为从西伯利亚到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日本和韩国;可能还会利用横跨太平洋的路径,包括韩国、日本、中国东南部和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西北部越冬的鸟类可能属于该种群,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鸟类可能起源于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的鸟类沿白令海海岸、比利福群岛和阿留申群岛迁徙。非繁殖季节在越冬地具有很高的场所忠诚度,许多非繁殖鸟类全年停留在南方。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王建民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