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鳽: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63行: | 第63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8行: | 第69行: | ||
[[分类:鹈形目]] | [[分类:鹈形目]] | ||
[[分类:鹭科]] | [[分类:鹭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5:06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70 |
中文名 | 黑鳽 |
英文名 | Black Bittern |
拉丁名 | Ixobrychus flavicoll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鹈形目 |
科 | 鹭科 |
体长
54~66 cm
翼长
74~80 cm
生境
活动于低山、丘陵地带的溪边、湖泊、水塘、芦苇、沼泽、水田、红树林和竹林。营巢于水域岸边的芦苇丛中、水边灌丛、柳树或竹林中。
鸣声
觅食时沉默无声,但繁殖期会发出低沉的“whoo-o-o-o-o”示警声。
识别
中型的近黑色形。雄鸟通体青灰色(野外看似黑色),颈侧黄色,喉部具黑色和黄色纵纹。雌鸟偏褐色,下体白色较多。未成年鸟顶冠黑色,背部和两翼羽端黄褐色,形成褐色鳞状纹。喙长,形如匕首,区别于色彩相似的其他形类。
分布
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大洋洲。在中国,指名亚种为不常见的夏候鸟,繁殖于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华南沿海、西江流域和海南岛,major亚种罕见于台湾。
习性
性羞怯。白天栖于森林和植被茂密缠结的沼泽,夜晚觅食。营巢于沼泽上方的浓密植被中。
迁徙
部分迁徙在印度,根据水域条件会有一些局部迁移,尽管也可能发生一些迁徙现象:1965年12月在马来西亚戴环的一只鸟在1965年11月在曼尼普尔(印度东北部)被找到;一只在印度戴环的鸟被捕获在马尔代夫。中国南部的种群从10月开始向南迁徙至马来半岛,冬季一直停留到4月或5月;它们也在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越冬。澳大利亚的鸟类基本上是定居性的,尽管有时会被干旱条件迫使移动。偶尔会迷鸟到圣诞岛(印度洋)、马鲁古群岛、关岛(马里亚纳群岛)和日本北部。(摘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编),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