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嘴鸻: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0行: | 第61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鸻科]] | [[分类:鸻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49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21 |
中文名 | 小嘴鸻 |
英文名 | Eurasian Dotterel |
拉丁名 | Charadrius morinell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鸻科 |
体长
20~24cm
生境
繁殖期栖息于海拔2000~2600m的亚高山湿地及草原。
鸣声
示警时发出清亮而有节律的“weet∼weeh”声,飞行时发出深沉的“brroot”声。
识别
外形独特的中型鸻。宽阔白色眉纹于枕部交会,并具狭窄的黑白色胸带。繁殖羽喉、上胸灰色,下胸、两胁栗色,腹部黑色,上下胸的分界为狭窄的黑白色胸带。雌鸟色彩比雄鸟更鲜艳。冬羽色暗淡,腹部皮黄色,但眉纹和胸带仍较明显。顶冠和背部具白色杂斑。飞行时侧影胸部厚实、两翼长。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北部石楠丛生的荒野,越冬于地中海、波斯湾和里海。罕见。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迁徙时记录于天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