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鸻: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0行: | 第61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鸻科]] | [[分类:鸻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50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16 |
中文名 | 白脸鸻 |
英文名 | White - faced Plover |
拉丁名 | Charadrius dealbat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DD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鸻科 |
体长
15~17cm
生境
喜在沿海海岸、沙洲潮间带等环境活动。
鸣声
似环颈鸻。
识别
小型而喙短的鸻。极似环颈鸻,有时被视作其亚种,区别为雄鸟繁殖羽喙较长、额部和眼先为白色、枕部棕色较少、黑色颈环较短且跗跖偏粉色。
分布
曾为环颈鸻亚种,最近才独立成种。国内仅分布于东南部、南部和海南,越冬于越南和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