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燕鸥: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58行: | 第58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3行: | 第64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鸥科]] | [[分类:鸥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51的最新版本
编号 | 413 |
中文名 | 白腰燕鸥 |
英文名 | Aleutian Tern |
拉丁名 | Onychoprion aleutic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VU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鸥科 |
体长
32~34cm
翼长
75~80 cm
生境
主要栖息于海上,但也至岸边水体活动。
鸣声
叫声与其他燕鸥差别较大,为较柔和的哨声。
识别
中型燕鸥。喙黑色。甚似普通燕鸥黑喙的亚种,脸部具白色条纹,头顶黑色,下体灰色,翼下次级飞羽白色后缘前方具特征性深色横纹。成鸟冬羽顶冠和下体白色,与普通燕鸥的区别在于喙和跗跖较黑、体羽灰色较重以及特征性翼下斑纹。幼鸟跗跖和下喙暗红色,顶冠和下体皮黄色。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越冬于南方海域。在中国见于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