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雕: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64~84 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140~16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出没于低地至高海拔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拖长而尖厉的“wi ~~ wi ~~ ya”啸声,有时末尾伴有收音。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偏大猛禽。翼指7枚。雌雄近似。具长羽冠,翅形十分宽阔,飞行时可见翅下具有平行排列的黑色粗横斑,尾打开呈扇形。成鸟喉白,有喉中线;胸白色,具有黑色的明显细纵纹;下胸、腹部、腿部有深色粗横纹,尾具有5-6道黑色横带。亚成鸟的体色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有多种变化,初时呈现淡黄和米黄色,无斑纹,无喉中线,尾羽横带亦不显著,随着年纪增长,体色逐渐变深,斑纹也日趋浓重。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印度、缅甸、中国和东南亚。在中国,nipalensis亚种为中南部各省份(含台湾和海南)的罕见留鸟,见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林,orientalis亚种(色浅、羽冠短、尾长)繁殖于东北地区,可能越冬于台湾。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9行: | 第59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5行: | 第64行: | ||
[[分类:鹰形目]] | [[分类:鹰形目]] | ||
[[分类:鹰科]] | [[分类:鹰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36的最新版本
编号 | 222 |
中文名 | 鹰雕 |
英文名 | Mountain Hawk - Eagle |
拉丁名 | Nisaetus nipalens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 |
目 | 鹰形目 |
科 | 鹰科 |
体长
64~84 cm
翼长
140~165cm
生境
出没于低地至高海拔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鸣声
拖长而尖厉的“wi ~~ wi ~~ ya”啸声,有时末尾伴有收音。
识别
中型偏大猛禽。翼指7枚。雌雄近似。具长羽冠,翅形十分宽阔,飞行时可见翅下具有平行排列的黑色粗横斑,尾打开呈扇形。成鸟喉白,有喉中线;胸白色,具有黑色的明显细纵纹;下胸、腹部、腿部有深色粗横纹,尾具有5-6道黑色横带。亚成鸟的体色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有多种变化,初时呈现淡黄和米黄色,无斑纹,无喉中线,尾羽横带亦不显著,随着年纪增长,体色逐渐变深,斑纹也日趋浓重。
分布
印度、缅甸、中国和东南亚。在中国,nipalensis亚种为中南部各省份(含台湾和海南)的罕见留鸟,见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林,orientalis亚种(色浅、羽冠短、尾长)繁殖于东北地区,可能越冬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