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杜鹃: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31~34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栖息于低海拔的林地或田间树木。 | |||
== '''鸣声''' == | == '''鸣声''' == | ||
连续的四声一度叫声,似“快快割谷”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偏灰色鹃。似大杜鹃,区别在于尾部灰色并具黑色次端条带、虹膜较暗。灰色头部与深灰色背部形成对比。雌鸟较雄鸟体羽多褐色。未成年鸟头部和背部上方具偏白的皮黄色鳞状斑。虹膜红褐色,眼圈黄色,上喙黑色而下喙偏绿色。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南亚、东南亚、菲律宾、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附近岛屿以及爪哇岛西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东北至西南及东南地区海拔1000m以下森林中的常见夏候鸟,在海南为留鸟。 | |||
[[文件:GROMS-四声杜鹃-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四声杜鹃-1.jpg|缩略图|四声杜鹃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通常栖于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树冠层。常闻其声,但不易见。 | |||
== '''迁徙''' == | == '''迁徙''' == | ||
部分性迁徙四声杜鹃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地区是定居性鸟类。在分布范围的北部和大部分温带亚洲是夏季候鸟;在韩国是过境候鸟,可能在6月份留在一些地方繁殖并发出鸣叫;迁徙至南亚的热带地区越冬,包括安达曼群岛、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在日本和巴基斯坦东北部只是偶然出现的物种。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第64行: | 第61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0行: | 第66行: | ||
[[分类:鹃形目]] | [[分类:鹃形目]] | ||
[[分类:杜鹃科]] | [[分类:杜鹃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27的最新版本
编号 | 486 |
中文名 | 四声杜鹃 |
英文名 | Indian Cuckoo |
拉丁名 | Cuculus micropter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鹃形目 |
科 | 杜鹃科 |
体长
31~34cm
生境
栖息于低海拔的林地或田间树木。
鸣声
连续的四声一度叫声,似“快快割谷”
识别
中型偏灰色鹃。似大杜鹃,区别在于尾部灰色并具黑色次端条带、虹膜较暗。灰色头部与深灰色背部形成对比。雌鸟较雄鸟体羽多褐色。未成年鸟头部和背部上方具偏白的皮黄色鳞状斑。虹膜红褐色,眼圈黄色,上喙黑色而下喙偏绿色。
分布
南亚、东南亚、菲律宾、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附近岛屿以及爪哇岛西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东北至西南及东南地区海拔1000m以下森林中的常见夏候鸟,在海南为留鸟。
习性
通常栖于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树冠层。常闻其声,但不易见。
迁徙
部分性迁徙四声杜鹃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地区是定居性鸟类。在分布范围的北部和大部分温带亚洲是夏季候鸟;在韩国是过境候鸟,可能在6月份留在一些地方繁殖并发出鸣叫;迁徙至南亚的热带地区越冬,包括安达曼群岛、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在日本和巴基斯坦东北部只是偶然出现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