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伯劳: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17~18.5 cm'''
17~18.5 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低海拔的多林地带,通常不超过海拔1000m。'''
活动于低海拔的多林地带,通常不超过海拔1000m。


== '''鸣声''' ==
== '''鸣声''' ==
'''一连串粗哑的“吱吱”声。'''
一连串粗哑的“吱吱”声。


== '''识别''' ==
== '''识别''' ==
'''背部棕色的中型伯劳。比红尾伯劳喙厚得多、尾短而眼大。雄鸟顶冠和枕部灰色,背部、两翼和尾部浓栗色并具黑色横斑,贯眼纹宽而黑,下体白色,两胁具褐色横斑。雌鸟似雄鸟,但眼先和眉纹色浅。幼鸟体羽暗褐色,贯眼纹黑色并具模糊横斑,眉纹色浅,下体皮黄色,腹部和两胁横斑比红尾伯劳更粗。'''
背部棕色的中型伯劳。比红尾伯劳喙厚得多、尾短而眼大。雄鸟顶冠和枕部灰色,背部、两翼和尾部浓栗色并具黑色横斑,贯眼纹宽而黑,下体白色,两胁具褐色横斑。雌鸟似雄鸟,但眼先和眉纹色浅。幼鸟体羽暗褐色,贯眼纹黑色并具模糊横斑,眉纹色浅,下体皮黄色,腹部和两胁横斑比红尾伯劳更粗。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东亚、中国和日本,越冬于马来群岛。在中国,繁殖于吉林、河北至华中和华东地区,冬季南迁,但在海南无记录。甚常见于海拔900m以下地区。'''
繁殖于东亚、中国和日本,越冬于马来群岛。在中国,繁殖于吉林、河北至华中和华东地区,冬季南迁,但在海南无记录。甚常见于海拔900m以下地区。


== '''迁徙''' ==
== '''迁徙''' ==
第56行: 第56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2行: 第61行:
[[分类:雀形目]]
[[分类:雀形目]]
[[分类:伯劳科]]
[[分类:伯劳科]]

2024年5月9日 (四) 13:35的最新版本

编号 667
中文名 虎纹伯劳
英文名 Tiger Shrike
拉丁名 Lanius tigrin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伯劳科

体长

17~18.5 cm

生境

活动于低海拔的多林地带,通常不超过海拔1000m。

鸣声

一连串粗哑的“吱吱”声。

识别

背部棕色的中型伯劳。比红尾伯劳喙厚得多、尾短而眼大。雄鸟顶冠和枕部灰色,背部、两翼和尾部浓栗色并具黑色横斑,贯眼纹宽而黑,下体白色,两胁具褐色横斑。雌鸟似雄鸟,但眼先和眉纹色浅。幼鸟体羽暗褐色,贯眼纹黑色并具模糊横斑,眉纹色浅,下体皮黄色,腹部和两胁横斑比红尾伯劳更粗。

分布

繁殖于东亚、中国和日本,越冬于马来群岛。在中国,繁殖于吉林、河北至华中和华东地区,冬季南迁,但在海南无记录。甚常见于海拔900m以下地区。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