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鹰科 | |鹰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74~92 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193~244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常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及河口等地,繁殖期喜在有高大乔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及河流地带活动。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有时发出尖锐而响亮的“wang-wang”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大型褐色雕。头、胸部浅褐色,喙黄而尾部全白。翼下近黑色飞羽和深栗色翼下覆羽形成对比。喙大,尾短且呈楔形。飞行似鹫。成鸟与玉带海雕的区别在于尾部全白。幼鸟胸部具矛状羽,但不似玉带海雕般形成翎颌。体羽褐色,不同年龄阶段具不规则的锈色或白色点斑。虹膜、喙、蜡膜、跗跖皆为黄色。 | |||
== '''分布''' == | == '''分布''' == | ||
格陵兰岛、欧洲、亚洲北部、中国、日本和印度。在中国,指名亚种为不常见候鸟,见于华中和华东的河边、湖周及沿海等多种生境,繁殖于东北地区,越冬于华中、华南及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64行: | 第52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白尾海雕-10.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1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1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8.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9.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4.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5.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7.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6.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白尾海雕-1.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71行: | 第60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77行: | 第65行: | ||
[[分类:鹰形目]] | [[分类:鹰形目]] | ||
[[分类:鹰科]] | [[分类:鹰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41的最新版本
编号 | 248 |
中文名 | 白尾海雕 |
英文名 | White - tailed Eagle |
拉丁名 | Haliaeetus albicill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一级 |
CITES | 附录Ⅰ |
目 | 鹰形目 |
科 | 鹰科 |
体长
74~92 cm
翼长
193~244 cm
生境
常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及河口等地,繁殖期喜在有高大乔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及河流地带活动。
鸣声
有时发出尖锐而响亮的“wang-wang”声。
识别
大型褐色雕。头、胸部浅褐色,喙黄而尾部全白。翼下近黑色飞羽和深栗色翼下覆羽形成对比。喙大,尾短且呈楔形。飞行似鹫。成鸟与玉带海雕的区别在于尾部全白。幼鸟胸部具矛状羽,但不似玉带海雕般形成翎颌。体羽褐色,不同年龄阶段具不规则的锈色或白色点斑。虹膜、喙、蜡膜、跗跖皆为黄色。
分布
格陵兰岛、欧洲、亚洲北部、中国、日本和印度。在中国,指名亚种为不常见候鸟,见于华中和华东的河边、湖周及沿海等多种生境,繁殖于东北地区,越冬于华中、华南及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