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头燕鸥: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35~43 cm'''
35~43 cm


== '''翼长''' ==
== '''翼长''' ==
'''88~105 cm'''
88~105 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繁殖期营巢于无人海岛,偶尔休憩于海岸滩涂、鱼塘、盐池等浅滩。'''
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繁殖期营巢于无人海岛,偶尔休憩于海岸滩涂、鱼塘、盐池等浅滩。


== '''鸣声''' ==
== '''鸣声''' ==
'''飞行时发出“kerrick”的鸣叫。'''
飞行时发出“kerrick”的鸣叫。


== '''识别''' ==
== '''识别''' ==
'''中型凤头燕鸥。似大凤头燕鸥,但体型更小、繁殖羽额部黑色并具明显的橙色喙。冬羽仅额部变白,冠羽仍为黑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上体具近褐色杂斑、飞羽深灰色。'''
中型凤头燕鸥。似大凤头燕鸥,但体型更小、繁殖羽额部黑色并具明显的橙色喙。冬羽仅额部变白,冠羽仍为黑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上体具近褐色杂斑、飞羽深灰色。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北非、红海、波斯湾、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邻近海洋亦有分布。在中国极罕见,且种群数量仍在下降,记录于广东和香港沿海,在南海更为常见。'''
繁殖于北非、红海、波斯湾、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邻近海洋亦有分布。在中国极罕见,且种群数量仍在下降,记录于广东和香港沿海,在南海更为常见。


== '''迁徙''' ==
== '''迁徙''' ==
第59行: 第59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5行: 第64行:
[[分类:鸻形目]]
[[分类:鸻形目]]
[[分类:鸥科]]
[[分类:鸥科]]

2024年5月9日 (四) 08:49的最新版本

编号 409
中文名 小凤头燕鸥
英文名 Lesser Crested Tern
拉丁名 Thalasseus bengalensi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鸻形目
鸥科

体长

35~43 cm

翼长

88~105 cm

生境

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繁殖期营巢于无人海岛,偶尔休憩于海岸滩涂、鱼塘、盐池等浅滩。

鸣声

飞行时发出“kerrick”的鸣叫。

识别

中型凤头燕鸥。似大凤头燕鸥,但体型更小、繁殖羽额部黑色并具明显的橙色喙。冬羽仅额部变白,冠羽仍为黑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上体具近褐色杂斑、飞羽深灰色。

分布

繁殖于北非、红海、波斯湾、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邻近海洋亦有分布。在中国极罕见,且种群数量仍在下降,记录于广东和香港沿海,在南海更为常见。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