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颊山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3.5~ 15.5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繁殖期活动于海拔1000~3000m, 偏好开阔的温带、亚热带落叶林或混交林、山地常绿林、次生林、竹林、林缘地带等。非繁殖期可下迁至海拔350~700 m。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鸣唱为快速重复的“chiu chiu-piu, cha, chichiu piu, cha”或“dardaipu. Dahdipe”;包括“tsee-tsee-tsee”声或“witch-a witch-a witch-a 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大型山雀。具明显羽冠和黑黄相间的头部条纹。体羽余部色彩根据亚种不同而有异,rex亚种为黑、灰、白色,指名亚种翕部和下体沾黄色。雌鸟体羽偏绿黄色并具两道黄色翼斑。幼鸟下体黑色较少。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在中国,常见于西藏南部、云南极西部(指名亚种)和华南各省份(rex亚种)海拔2400m以下的开阔林地。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6行: | 第56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2行: | 第61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山雀科]] | [[分类:山雀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46的最新版本
编号 | 768 |
中文名 | 黄颊山雀 |
英文名 | Yellow - cheeked Tit |
拉丁名 | Machlolophus spilonot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山雀科 |
体长
13.5~ 15.5 cm
生境
繁殖期活动于海拔1000~3000m, 偏好开阔的温带、亚热带落叶林或混交林、山地常绿林、次生林、竹林、林缘地带等。非繁殖期可下迁至海拔350~700 m。
鸣声
鸣唱为快速重复的“chiu chiu-piu, cha, chichiu piu, cha”或“dardaipu. Dahdipe”;包括“tsee-tsee-tsee”声或“witch-a witch-a witch-a 声。
识别
大型山雀。具明显羽冠和黑黄相间的头部条纹。体羽余部色彩根据亚种不同而有异,rex亚种为黑、灰、白色,指名亚种翕部和下体沾黄色。雌鸟体羽偏绿黄色并具两道黄色翼斑。幼鸟下体黑色较少。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在中国,常见于西藏南部、云南极西部(指名亚种)和华南各省份(rex亚种)海拔2400m以下的开阔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