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额雁: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28行: 第28行:
|鸭科
|鸭科
|}
|}
[[文件:姚毅-小白额雁-1.jpg|缩略图|拍摄者:姚毅]]


== '''体长''' ==
== '''体长''' ==
'''5666cm'''
5666cm


== '''翼长''' ==
== '''翼长''' ==
'''115~135cm'''
115~135cm


== '''生境''' ==
== '''生境''' ==
'''觅食于农田、滩涂、草地等处,夜栖于大型湖泊、宽阔河道中。'''
觅食于农田、滩涂、草地等处,夜栖于大型湖泊、宽阔河道中。


== '''鸣声''' ==
== '''鸣声''' ==
'''“kya-kra-kra”声。与白额雁相比,叫声更高、更尖锐。'''
“kya-kra-kra”声。与白额雁相比,叫声更高、更尖锐。


== '''识别''' ==
== '''识别''' ==
'''小型的灰色雁。跗跖橙色,喙粉色,突出的白斑环绕喙基,腹部具黑斑。和白额雁十分相似且常在冬季混群,区别在于体型更小,喙和颈更短,喙基白斑延至上额,具有显眼的金黄色眼圈,前额较陡,腹部黑斑更小。飞行中翼的比例更大,且振翅频率更高。'''
小型的灰色雁。跗跖橙色,喙粉色,突出的白斑环绕喙基,腹部具黑斑。和白额雁十分相似且常在冬季混群,区别在于体型更小,喙和颈更短,喙基白斑延至上额,具有显眼的金黄色眼圈,前额较陡,腹部黑斑更小。飞行中翼的比例更大,且振翅频率更高。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北极,越冬于巴尔干、中东及中国东部的草原和农田。繁殖于新疆北部,迁徙时经过新疆大部,罕见。东部种群迁徙经过我国东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普遍罕见,少数越冬地较为集中。'''
繁殖于北极,越冬于巴尔干、中东及中国东部的草原和农田。繁殖于新疆北部,迁徙时经过新疆大部,罕见。东部种群迁徙经过我国东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普遍罕见,少数越冬地较为集中。


== '''迁徙''' ==
== '''迁徙''' ==
第53行: 第52行:


== '''相关照片''' ==
== '''相关照片''' ==
{{PackedGallery|images=姚毅-小白额雁-1.jpg;拍摄者:姚毅}}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第60行: 第60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6行: 第65行:
[[分类:雁形目]]
[[分类:雁形目]]
[[分类:鸭科]]
[[分类:鸭科]]

2024年5月9日 (四) 08:52的最新版本

编号 14
中文名 小白额雁
英文名 Lesser White - fronted Goose
拉丁名 Anser erythrop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VU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二级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体长

5666cm

翼长

115~135cm

生境

觅食于农田、滩涂、草地等处,夜栖于大型湖泊、宽阔河道中。

鸣声

“kya-kra-kra”声。与白额雁相比,叫声更高、更尖锐。

识别

小型的灰色雁。跗跖橙色,喙粉色,突出的白斑环绕喙基,腹部具黑斑。和白额雁十分相似且常在冬季混群,区别在于体型更小,喙和颈更短,喙基白斑延至上额,具有显眼的金黄色眼圈,前额较陡,腹部黑斑更小。飞行中翼的比例更大,且振翅频率更高。

分布

繁殖于北极,越冬于巴尔干、中东及中国东部的草原和农田。繁殖于新疆北部,迁徙时经过新疆大部,罕见。东部种群迁徙经过我国东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普遍罕见,少数越冬地较为集中。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