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燕鸻: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24~28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多栖于开阔平原水域附近的草地、荒滩、农田以及河流中的沙滩。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沙哑似燕鸥的叫声,飞行时发出“kik”声和“kirrik”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燕鸻。似燕鸥,喙短,具白色叉尾,尾端带黑色。上体橄榄褐色,颏、喉部皮黄色,具黑色领环,下眼睑白色。繁殖羽翼下色深,腋羽和翼下覆羽为深栗色。飞行时可见次级飞羽具白色后缘。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欧洲、北非、中东和中亚,越冬于非洲。在中国为新疆西部和青海地区的夏候鸟,迷鸟曾至香港。 | |||
[[文件:GROMS-领燕鸻-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领燕鸻-1.jpg|缩略图|领燕鸻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燕鸻的典型习性。栖于开阔地区,黄昏时在空中捕捉昆虫。 | |||
== '''迁徙''' == | == '''迁徙''' == | ||
洲际性迁徙领燕鸻的原名种群在繁殖后迁徙至撒哈拉的稀树草原,可能与非洲北部繁殖的种群相重叠。在以色列,主要在八月和九月初进行南向迁徙,四月和五月初再次向北迁徙;在沙特阿拉伯西部,主要在内陆淡水周围进行普遍的迁徙;在巴基斯坦出现于三月至八月;从巴基斯坦有一些迁徙到印度西部,与其他物种混群;在繁殖地范围以外的欧洲国家也有迁徙记录。非洲的许多种群是游牧性的,突然出现和消失,通常是为了适应水位的变化;与寄生鸟同时出现;在赞比亚的旱季(四月至十一月)大量出现。迁徙期间常见成群结队,有1000只以上的鸟类;1983年早期,有30,000只鸟类在苏丹南部朱巴(北纬4°52')向北迁徙,尽管尚不清楚是否所有这些都是欧洲产地的繁殖鸟类,因为这个种群通常不会在南方越冬。(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第62行: | 第61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8行: | 第66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燕鸻科]] | [[分类:燕鸻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23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77 |
中文名 | 领燕鸻 |
英文名 | Collared Pratincole |
拉丁名 | Glareola pratincol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燕鸻科 |
体长
24~28cm
生境
多栖于开阔平原水域附近的草地、荒滩、农田以及河流中的沙滩。
鸣声
沙哑似燕鸥的叫声,飞行时发出“kik”声和“kirrik”声。
识别
中型燕鸻。似燕鸥,喙短,具白色叉尾,尾端带黑色。上体橄榄褐色,颏、喉部皮黄色,具黑色领环,下眼睑白色。繁殖羽翼下色深,腋羽和翼下覆羽为深栗色。飞行时可见次级飞羽具白色后缘。
分布
繁殖于欧洲、北非、中东和中亚,越冬于非洲。在中国为新疆西部和青海地区的夏候鸟,迷鸟曾至香港。
习性
燕鸻的典型习性。栖于开阔地区,黄昏时在空中捕捉昆虫。
迁徙
洲际性迁徙领燕鸻的原名种群在繁殖后迁徙至撒哈拉的稀树草原,可能与非洲北部繁殖的种群相重叠。在以色列,主要在八月和九月初进行南向迁徙,四月和五月初再次向北迁徙;在沙特阿拉伯西部,主要在内陆淡水周围进行普遍的迁徙;在巴基斯坦出现于三月至八月;从巴基斯坦有一些迁徙到印度西部,与其他物种混群;在繁殖地范围以外的欧洲国家也有迁徙记录。非洲的许多种群是游牧性的,突然出现和消失,通常是为了适应水位的变化;与寄生鸟同时出现;在赞比亚的旱季(四月至十一月)大量出现。迁徙期间常见成群结队,有1000只以上的鸟类;1983年早期,有30,000只鸟类在苏丹南部朱巴(北纬4°52')向北迁徙,尽管尚不清楚是否所有这些都是欧洲产地的繁殖鸟类,因为这个种群通常不会在南方越冬。(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