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鸭: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51~76cm(包括长约10cm的中央尾羽) | |||
== '''翼长''' == | == '''翼长''' == | ||
80~9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淡水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等浅水区域,也至稻田觅食。 | |||
== '''鸣声''' == | == '''鸣声''' == | ||
典型的“呱——呱——呱”的鸭叫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尾长而尖的鸭。雄鸟头棕色,喉白色,两胁有灰色扇贝状纹,尾黑色,中央尾羽长,两翼灰色具绿铜色翼镜,下体白色。雌鸟浅褐色,上体多黑斑,下体皮黄色,胸部具黑点,两翼灰色具褐色翼镜,喙和跗跖灰色。与其他Anas属雌鸟区别在于体形更优雅,头色淡褐,尾形尖。雄性繁殖羽:颈部的白色逐渐延展并嵌入巧克力色的头部。胸部白色。黑色中央尾羽长。喙长,上喙中脊线为黑色,喙部两侧为蓝灰色。雄性蚀羽:喙部图案变得模糊。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可通过喙部两侧的蓝灰色来识别。雌性的整个喙部则呈铅色。但是,雌性喙部不如雄性清晰的情况也存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个体的喙图案颇为相似。也可通过翼覆羽为灰色来轻松识别。雌性翼覆羽为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相较雌性,肩羽通常无斑。即使有斑点,通常也为细弱的横斑。与雄性稚羽的区别:可通过胸部斑点较大而稀疏、腹部近乎白色来识别。稚羽则从胸部到腹部密布细小斑点。翼覆羽虽同为灰色,雄性稚羽却偏灰褐色,并具不如雌性明显的浅色羽缘。不过,也存在如雌性般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或似雄性的灰褐色且浅色羽缘不甚明显的个体。肩斑不如稚羽明显。肩羽后方区别尤其明显,羽片浅褐色,羽轴黑色。而在稚羽中,每枚深褐色肩羽上均有明显的白斑。喙部图案在稚羽中通常不如雄性成鸟清晰。与雌性稚羽的区别和与雄性稚羽的区别大致相同。雄性蚀羽→繁殖羽:与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可通过尚未换羽的肩羽进行区分。雄性成鸟羽片灰褐色,羽轴黑色,较少见明显白斑,而雄性幼鸟羽片黑色并具清晰白斑。如果在陆地上站立,可见腹部,则很容易识别。雄性成鸟腹部白色,而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细小斑点则可以保持到很晚,若能确认此点则能进行区分。翼覆羽虽然同为灰色,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偏褐色,且通常羽缘明显。雄性稚羽:与雌性稚羽的区别:雄性无论是成鸟还是幼鸟,其最外侧的三级飞羽均为黑色,由此可与深褐色或灰褐色的雌性稚羽区分。但请注意,也有例外。雄性喙部侧面多为蓝灰色,而雌性整体为铅色,雄性蓝灰色部分较模糊,也有喙部图案似雄性的雌性。对于稚羽,不建议通过喙部图案进行识别。翼覆羽灰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由此可与翼覆羽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的雌性稚羽区分。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雄性稚羽的翼覆羽为较深的灰褐色。也能通过翼镜进行识别,但需注意个体差异以及光线条件的影响。一般雄性翼镜为绿色,雌性为茶色(红叶色)。但在某些情况下,雄性为暗红色,雌性则为暗绿色并具茶色和黑色的斑驳图案。与雌性成鸟的区别:最外侧的三级飞羽为黑色。稚羽从胸部到腹部具特有的细密有序的斑点。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繁殖羽项。雌性繁殖羽: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最明显的是三级飞羽,非繁殖羽三级飞羽似雄性,在春季更换为具有明显橙褐色斑的繁殖羽。尽管大部分个体在秋季迁徙之前已换羽,但有些个体12月时仍在换羽,即换羽发生在迁徙后。羽缘变宽,并且每枚体羽上的斑点和羽缘的橙褐色变得更明显。雌性非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繁殖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别:胸部斑点较大项,腹部几乎无斑并具白色,而稚羽的胸部到腹部则呈现其特有的细斑。雌性稚羽:与雄性稚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稚羽项。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雌性非繁殖羽项。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全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包括台湾和海南,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 | |||
[[文件:GROMS-针尾鸭-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针尾鸭-1.jpg|缩略图|针尾鸭分布图]]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61行: | 第60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7行: | 第65行: | ||
[[分类:雁形目]] | [[分类:雁形目]] | ||
[[分类:鸭科]] | [[分类:鸭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04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6 |
中文名 | 针尾鸭 |
英文名 | Northern Pintail |
拉丁名 | Anas acut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雁形目 |
科 | 鸭科 |
体长
51~76cm(包括长约10cm的中央尾羽)
翼长
80~95cm
生境
活动于淡水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等浅水区域,也至稻田觅食。
鸣声
典型的“呱——呱——呱”的鸭叫声。
识别
尾长而尖的鸭。雄鸟头棕色,喉白色,两胁有灰色扇贝状纹,尾黑色,中央尾羽长,两翼灰色具绿铜色翼镜,下体白色。雌鸟浅褐色,上体多黑斑,下体皮黄色,胸部具黑点,两翼灰色具褐色翼镜,喙和跗跖灰色。与其他Anas属雌鸟区别在于体形更优雅,头色淡褐,尾形尖。雄性繁殖羽:颈部的白色逐渐延展并嵌入巧克力色的头部。胸部白色。黑色中央尾羽长。喙长,上喙中脊线为黑色,喙部两侧为蓝灰色。雄性蚀羽:喙部图案变得模糊。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可通过喙部两侧的蓝灰色来识别。雌性的整个喙部则呈铅色。但是,雌性喙部不如雄性清晰的情况也存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个体的喙图案颇为相似。也可通过翼覆羽为灰色来轻松识别。雌性翼覆羽为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相较雌性,肩羽通常无斑。即使有斑点,通常也为细弱的横斑。与雄性稚羽的区别:可通过胸部斑点较大而稀疏、腹部近乎白色来识别。稚羽则从胸部到腹部密布细小斑点。翼覆羽虽同为灰色,雄性稚羽却偏灰褐色,并具不如雌性明显的浅色羽缘。不过,也存在如雌性般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或似雄性的灰褐色且浅色羽缘不甚明显的个体。肩斑不如稚羽明显。肩羽后方区别尤其明显,羽片浅褐色,羽轴黑色。而在稚羽中,每枚深褐色肩羽上均有明显的白斑。喙部图案在稚羽中通常不如雄性成鸟清晰。与雌性稚羽的区别和与雄性稚羽的区别大致相同。雄性蚀羽→繁殖羽:与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可通过尚未换羽的肩羽进行区分。雄性成鸟羽片灰褐色,羽轴黑色,较少见明显白斑,而雄性幼鸟羽片黑色并具清晰白斑。如果在陆地上站立,可见腹部,则很容易识别。雄性成鸟腹部白色,而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细小斑点则可以保持到很晚,若能确认此点则能进行区分。翼覆羽虽然同为灰色,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偏褐色,且通常羽缘明显。雄性稚羽:与雌性稚羽的区别:雄性无论是成鸟还是幼鸟,其最外侧的三级飞羽均为黑色,由此可与深褐色或灰褐色的雌性稚羽区分。但请注意,也有例外。雄性喙部侧面多为蓝灰色,而雌性整体为铅色,雄性蓝灰色部分较模糊,也有喙部图案似雄性的雌性。对于稚羽,不建议通过喙部图案进行识别。翼覆羽灰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由此可与翼覆羽深褐色并具浅色羽缘的雌性稚羽区分。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雄性稚羽的翼覆羽为较深的灰褐色。也能通过翼镜进行识别,但需注意个体差异以及光线条件的影响。一般雄性翼镜为绿色,雌性为茶色(红叶色)。但在某些情况下,雄性为暗红色,雌性则为暗绿色并具茶色和黑色的斑驳图案。与雌性成鸟的区别:最外侧的三级飞羽为黑色。稚羽从胸部到腹部具特有的细密有序的斑点。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繁殖羽项。雌性繁殖羽: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最明显的是三级飞羽,非繁殖羽三级飞羽似雄性,在春季更换为具有明显橙褐色斑的繁殖羽。尽管大部分个体在秋季迁徙之前已换羽,但有些个体12月时仍在换羽,即换羽发生在迁徙后。羽缘变宽,并且每枚体羽上的斑点和羽缘的橙褐色变得更明显。雌性非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繁殖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别:胸部斑点较大项,腹部几乎无斑并具白色,而稚羽的胸部到腹部则呈现其特有的细斑。雌性稚羽:与雄性稚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稚羽项。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雌性非繁殖羽项。
分布
繁殖于全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包括台湾和海南,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