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斑啄木鸟: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28行: | 第28行: | ||
|啄木鸟科 | |啄木鸟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4~18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栖息于海拔500~1300m的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的阔叶林或混交林。秋冬季也出现于农地疏林和果园。 | |||
== '''鸣声''' == | == '''鸣声''' == | ||
一串高频的“pee-pee-pee-pee”声,敲击树干的声音快而干脆。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小型啄木鸟。上体黑色并具成排白斑,近白色的下体两侧具狭窄黑色纵纹。雄鸟顶冠红色,枕部黑色,顶冠前方偏白色。amurensis亚种下体全白而无纵纹。 | |||
== '''分布''' == | == '''分布''' == | ||
欧洲、北非、小亚细亚、蒙古国、西伯利亚、朝鲜半岛。在中国为地区性常见鸟,kamtschatkensis亚种繁殖于阿尔泰山脉和准噶尔盆地北部,越冬于黑龙江北部;amurensis亚种为东北地区留鸟。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1行: | 第49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阿池-小斑啄木鸟-2.JPG;拍摄者:阿池,阿池-小斑啄木鸟-1.JPG;拍摄者:阿池}}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58行: | 第57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4行: | 第62行: | ||
[[分类:鴷形目]] | [[分类:鴷形目]] | ||
[[分类:啄木鸟科]] | [[分类:啄木鸟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8:50的最新版本
编号 | 596 |
中文名 | 小斑啄木鸟 |
英文名 | Lesser Spotted Woodpecker |
拉丁名 | Dryobates minor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鴷形目 |
科 | 啄木鸟科 |
体长
14~18cm
生境
栖息于海拔500~1300m的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的阔叶林或混交林。秋冬季也出现于农地疏林和果园。
鸣声
一串高频的“pee-pee-pee-pee”声,敲击树干的声音快而干脆。
识别
小型啄木鸟。上体黑色并具成排白斑,近白色的下体两侧具狭窄黑色纵纹。雄鸟顶冠红色,枕部黑色,顶冠前方偏白色。amurensis亚种下体全白而无纵纹。
分布
欧洲、北非、小亚细亚、蒙古国、西伯利亚、朝鲜半岛。在中国为地区性常见鸟,kamtschatkensis亚种繁殖于阿尔泰山脉和准噶尔盆地北部,越冬于黑龙江北部;amurensis亚种为东北地区留鸟。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