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雨燕: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20~23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大的河谷或有悬崖的空旷地区。 | |||
== '''鸣声''' == | == '''鸣声''' == | ||
典型叫声是一系列“hihihihihi……”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大型雨燕。尾略分叉,白色喉部和胸部中间有一道深褐色的横带。两翼极宽。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东南欧、北非、中东、中亚、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越冬于非洲热带地区。在中国为罕见候鸟,nubifuga 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 2500m以下地区,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亦记录于(可能为 tuneti亚种)新疆中部和西藏西北部。 | |||
[[文件:GROMS-高山雨燕-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高山雨燕-1.jpg|缩略图|高山雨燕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栖于多山地区。振翅频率相对较低。 | |||
== '''迁徙''' == | == '''迁徙''' == | ||
洲际迁徙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第62行: | 第61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8行: | 第66行: | ||
[[分类:雨燕目]] | [[分类:雨燕目]] | ||
[[分类:雨燕科]] | [[分类:雨燕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29的最新版本
编号 | 539 |
中文名 | 高山雨燕 |
英文名 | Alpine Swift |
拉丁名 | Tachymarptis melb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雨燕目 |
科 | 雨燕科 |
体长
20~23cm
生境
活动于大的河谷或有悬崖的空旷地区。
鸣声
典型叫声是一系列“hihihihihi……”声。
识别
大型雨燕。尾略分叉,白色喉部和胸部中间有一道深褐色的横带。两翼极宽。
分布
繁殖于东南欧、北非、中东、中亚、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越冬于非洲热带地区。在中国为罕见候鸟,nubifuga 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 2500m以下地区,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亦记录于(可能为 tuneti亚种)新疆中部和西藏西北部。
习性
栖于多山地区。振翅频率相对较低。
迁徙
洲际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