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滨鹬: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9~24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沿海滩涂、河口、湖泊、沼泽等湿地生境。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飞行时发出急促的“具依”声,被惊飞时发出似沙锥的“咔儿咔”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斑驳褐色鹬。跗跖黄色,喙基黄而喙端黑并略下弯,胸部纵纹密布。白色眉纹模糊,头顶近褐色。雄鸟繁殖羽胸部偏黑色。幼鸟胸部纵纹沾皮黄色。冬羽赤褐色较少。飞行时两翼显暗并略具白色横纹,腰部和尾部的中央为黑色。喙比尖尾滨鹬更长。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西伯利亚和北美的极地地区,越冬于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为罕见过境鸟,国内零星记录于新疆、内蒙古、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广西、云南、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 |||
[[文件:GROMS-斑胸滨鹬-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斑胸滨鹬-1.jpg|缩略图|斑胸滨鹬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觅食于潮湿草甸、沼泽和池塘边缘。 | |||
== '''迁徙''' == | == '''迁徙''' == | ||
洲际迁徙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鸟类迁徙至南美洲,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以及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高地,以及亚马逊河西部的湖泊。西伯利亚种群的一小部分在澳大利亚洲越冬,并经过马加丹、库鳞列岛、千岛群岛、萨哈林、乌苏里地、日本和韩国;在东南亚沿岸,迁徙范围不超过中国、台湾和香港。雄鸟在6月下旬开始南迁;雌鸟在8月初迁徙;幼鸟在8月初和10月迁徙范围更广泛。北迁发生在3月至6月初,向西进入北美洲内陆地区,但避开美国西部;大量鸟类在堪萨斯州的Cheyenne Bottoms停歇。在夏威夷、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上有常见的中途停歇。许多一年级鸟类可能在温带春季向北迁徙至繁殖地。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第62行: | 第61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8行: | 第66行: | ||
[[分类:鸻形目]] | [[分类:鸻形目]] | ||
[[分类:丘鹬科]] | [[分类:丘鹬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19的最新版本
编号 | 351 |
中文名 | 斑胸滨鹬 |
英文名 | Pectoral Sandpiper |
拉丁名 | Calidris melanoto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19~24cm
生境
活动于沿海滩涂、河口、湖泊、沼泽等湿地生境。
鸣声
飞行时发出急促的“具依”声,被惊飞时发出似沙锥的“咔儿咔”声。
识别
中型斑驳褐色鹬。跗跖黄色,喙基黄而喙端黑并略下弯,胸部纵纹密布。白色眉纹模糊,头顶近褐色。雄鸟繁殖羽胸部偏黑色。幼鸟胸部纵纹沾皮黄色。冬羽赤褐色较少。飞行时两翼显暗并略具白色横纹,腰部和尾部的中央为黑色。喙比尖尾滨鹬更长。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和北美的极地地区,越冬于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为罕见过境鸟,国内零星记录于新疆、内蒙古、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广西、云南、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习性
觅食于潮湿草甸、沼泽和池塘边缘。
迁徙
洲际迁徙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鸟类迁徙至南美洲,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以及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高地,以及亚马逊河西部的湖泊。西伯利亚种群的一小部分在澳大利亚洲越冬,并经过马加丹、库鳞列岛、千岛群岛、萨哈林、乌苏里地、日本和韩国;在东南亚沿岸,迁徙范围不超过中国、台湾和香港。雄鸟在6月下旬开始南迁;雌鸟在8月初迁徙;幼鸟在8月初和10月迁徙范围更广泛。北迁发生在3月至6月初,向西进入北美洲内陆地区,但避开美国西部;大量鸟类在堪萨斯州的Cheyenne Bottoms停歇。在夏威夷、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上有常见的中途停歇。许多一年级鸟类可能在温带春季向北迁徙至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