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朱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3-1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繁殖于中高海拔的山地森林,冬季下至平原地带阔叶林及次生林、灌丛。 | |||
== '''识别''' == | == '''识别''' == | ||
较小的朱雀。头部红色,上体灰褐色,腹部白色。雄鸟繁殖羽头部、胸部、腰部和翼斑沾亮红色,其程度因亚种而存在差异,roseatus亚种几乎全红,grebnitskii亚种下体浅粉色。雌鸟无粉色,上体纯灰褐色,下体偏白色。幼鸟似雌鸟,但偏褐色并具纵纹。雄鸟与其他大部分相似的朱雀区别为羽色亮红、无眉纹、腹部白色且脸颊和耳羽色深。雌鸟区别不甚明显。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中亚高山地区、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和西北部,越冬于印度、中南半岛北部和中国南部。在中国为常见留鸟和候鸟,一般见于海拔2000~2700m但在东北较低而在青藏高原则较高,roseatus亚种广布于新疆西北部和西部、整个青藏高原并东至宁夏、湖北和云南北部,越冬于西南热带地区的山地;grebnitskii亚种繁殖于东北呼伦湖和大兴安岭,迁徙途经华东,越冬于华南沿海各省份和盆地地区。 | |||
== '''习性''' == | == '''习性''' == | ||
栖于亚高山林,但见于林间空地、灌丛和溪流两岸。单独、成对或集小群活动。飞行呈波状起伏。不如其他朱雀隐蔽。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鸣声为悦耳的先升再降的四声哨音,似“yu-ju-ju-jiu”。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3行: | 第52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普通朱雀-1.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0行: | 第60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6行: | 第65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燕雀科]] | [[分类:燕雀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26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411 |
中文名 | 普通朱雀 |
英文名 | Common Rosefinch |
拉丁名 | Carpodacus erythrin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附录Ⅲ |
目 | 雀形目 |
科 | 燕雀科 |
体长
13-15cm
生境
繁殖于中高海拔的山地森林,冬季下至平原地带阔叶林及次生林、灌丛。
识别
较小的朱雀。头部红色,上体灰褐色,腹部白色。雄鸟繁殖羽头部、胸部、腰部和翼斑沾亮红色,其程度因亚种而存在差异,roseatus亚种几乎全红,grebnitskii亚种下体浅粉色。雌鸟无粉色,上体纯灰褐色,下体偏白色。幼鸟似雌鸟,但偏褐色并具纵纹。雄鸟与其他大部分相似的朱雀区别为羽色亮红、无眉纹、腹部白色且脸颊和耳羽色深。雌鸟区别不甚明显。
分布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中亚高山地区、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和西北部,越冬于印度、中南半岛北部和中国南部。在中国为常见留鸟和候鸟,一般见于海拔2000~2700m但在东北较低而在青藏高原则较高,roseatus亚种广布于新疆西北部和西部、整个青藏高原并东至宁夏、湖北和云南北部,越冬于西南热带地区的山地;grebnitskii亚种繁殖于东北呼伦湖和大兴安岭,迁徙途经华东,越冬于华南沿海各省份和盆地地区。
习性
栖于亚高山林,但见于林间空地、灌丛和溪流两岸。单独、成对或集小群活动。飞行呈波状起伏。不如其他朱雀隐蔽。
鸣声
鸣声为悦耳的先升再降的四声哨音,似“yu-ju-ju-jiu”。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