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鹡鸰: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16-18cm'''
16-18cm


== '''生境''' ==
== '''生境''' ==
'''繁殖期偏好有树林围绕的水边,特别是溪流边。迁徙和越冬时出现于各种湿地环境。'''
繁殖期偏好有树林围绕的水边,特别是溪流边。迁徙和越冬时出现于各种湿地环境。


== '''识别''' ==
== '''识别''' ==
'''中型偏灰色鹡鸰。尾长,腰部黄绿色,下体黄色。与黄鹡鸰的区别为翕部灰色、飞行时白色翼斑和黄色腰部明显且尾部较长。成鸟下体黄色,幼鸟下体偏白色。'''
中型偏灰色鹡鸰。尾长,腰部黄绿色,下体黄色。与黄鹡鸰的区别为翕部灰色、飞行时白色翼斑和黄色腰部明显且尾部较长。成鸟下体黄色,幼鸟下体偏白色。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欧洲至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越冬于非洲、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一般常见于不同海拔地区,robusta亚种繁殖于天山西部至西北、东北、华中和台湾,越冬于西南至长江中游、华南、东南、海南和台湾。'''
繁殖于欧洲至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越冬于非洲、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一般常见于不同海拔地区,robusta亚种繁殖于天山西部至西北、东北、华中和台湾,越冬于西南至长江中游、华南、东南、海南和台湾。


== '''习性''' ==
== '''习性''' ==
'''常光顾多岩溪流并觅食于潮湿砾石或沙地上,亦见于高山草甸。'''
常光顾多岩溪流并觅食于潮湿砾石或沙地上,亦见于高山草甸。


== '''鸣声''' ==
== '''鸣声''' ==
'''鸣叫为短促的“zizizi”声。
鸣叫为短促的“zizizi”声。
'''


== '''迁徙''' ==
== '''迁徙''' ==
第53行: 第52行:


== '''相关照片''' ==
== '''相关照片'''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灰鹡鸰-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10.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1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4.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5.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7.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6.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8.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鹡鸰-9.jpg;拍摄者:大篩子}}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第60行: 第60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6行: 第65行:
[[分类:雀形目]]
[[分类:雀形目]]
[[分类:鹡鸰科]]
[[分类:鹡鸰科]]

2024年5月9日 (四) 10:24的最新版本

编号 1371
中文名 灰鹡鸰
英文名 Grey Wagtail
拉丁名 Motacilla cinere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鹡鸰科

体长

16-18cm

生境

繁殖期偏好有树林围绕的水边,特别是溪流边。迁徙和越冬时出现于各种湿地环境。

识别

中型偏灰色鹡鸰。尾长,腰部黄绿色,下体黄色。与黄鹡鸰的区别为翕部灰色、飞行时白色翼斑和黄色腰部明显且尾部较长。成鸟下体黄色,幼鸟下体偏白色。

分布

繁殖于欧洲至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越冬于非洲、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一般常见于不同海拔地区,robusta亚种繁殖于天山西部至西北、东北、华中和台湾,越冬于西南至长江中游、华南、东南、海南和台湾。

习性

常光顾多岩溪流并觅食于潮湿砾石或沙地上,亦见于高山草甸。

鸣声

鸣叫为短促的“zizizi”声。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