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石䳭: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5行: | 第5行: | ||
|- | |- | ||
|中文名 | |中文名 | ||
| | |白喉石䳭 | ||
|- | |- | ||
|英文名 | |英文名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4~1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常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原和高山裸岩灌丛。 | |||
== '''识别''' == | == '''识别''' == | ||
较大的D。雄鸟胸部红色,臀部偏白色,上体黑白色。似黑喉石石雄鸟,区别为颏部、喉部和颈侧白色形成不完整的颈圈且飞羽基部白色。雌鸟亦似黑喉石䳭雌鸟,区别为背部偏灰色、飞羽基部白色。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哈萨克斯坦至蒙古国西部,越冬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在中国,迁徙时罕见于青海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多位于有灌丛的高山和亚高山草甸。 | |||
== '''习性''' == | == '''习性''' == | ||
单独活动。典型的石䳭,但多觅食于地面。停歇于灌丛顶端,飞起捕食昆虫。 | |||
== '''鸣声''' == | == '''鸣声''' == | ||
单调的“ga-ga-ga”声。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60行: | 第59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6行: | 第64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鹟科]] | [[分类:鹟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38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302 |
中文名 | 白喉石䳭 |
英文名 | White - throated Bushchat |
拉丁名 | Saxicola insign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VU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鹟科 |
体长
14~15cm
生境
常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原和高山裸岩灌丛。
识别
较大的D。雄鸟胸部红色,臀部偏白色,上体黑白色。似黑喉石石雄鸟,区别为颏部、喉部和颈侧白色形成不完整的颈圈且飞羽基部白色。雌鸟亦似黑喉石䳭雌鸟,区别为背部偏灰色、飞羽基部白色。
分布
繁殖于哈萨克斯坦至蒙古国西部,越冬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在中国,迁徙时罕见于青海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多位于有灌丛的高山和亚高山草甸。
习性
单独活动。典型的石䳭,但多觅食于地面。停歇于灌丛顶端,飞起捕食昆虫。
鸣声
单调的“ga-ga-ga”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