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地鸫: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20~23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繁殖于河谷地区,选择下层植被较好的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很少出现于纯阔叶林内。迁徙时出现于各种林地和林缘地带。 | |||
== '''分布''' == | == '''分布''' == | ||
G.s.sibirica繁殖于内蒙古北部、黑龙江,迁徙时经过我国中部、东部各地,在华南地区有越冬记录;G.s.davisoni迁徙经东部沿海地区,记录较少。 | |||
== '''鸣声''' == | == '''鸣声''' == | ||
较少鸣叫。鸣叫柔和,为单调的“tzzz”声。鸣唱较单调,不断重复。在夜间有时也会鸣唱。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偏黑色(雄鸟)或褐色(雌鸟)的鸫。具独特而明显的眉纹。雄鸟体羽青灰黑色,眉纹白色,尾羽羽端和臀部白色。雌鸟橄榄褐色,下体皮黄白色和赤褐色,眉纹皮黄白色。davisoni亚种体色较暗。飞行时可见翼下两道白色宽斑。跗跖黄色。 | |||
== '''习性''' == | == '''习性''' == | ||
性活泼,栖于森林地面和树冠,有时集群。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60行: | 第59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6行: | 第64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鸫科]] | [[分类:鸫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0:44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172 |
中文名 | 白眉地鸫 |
英文名 | Siberian Thrush |
拉丁名 | Geokichla sibiric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鸫科 |
体长
20~23cm
生境
繁殖于河谷地区,选择下层植被较好的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很少出现于纯阔叶林内。迁徙时出现于各种林地和林缘地带。
分布
G.s.sibirica繁殖于内蒙古北部、黑龙江,迁徙时经过我国中部、东部各地,在华南地区有越冬记录;G.s.davisoni迁徙经东部沿海地区,记录较少。
鸣声
较少鸣叫。鸣叫柔和,为单调的“tzzz”声。鸣唱较单调,不断重复。在夜间有时也会鸣唱。
识别
偏黑色(雄鸟)或褐色(雌鸟)的鸫。具独特而明显的眉纹。雄鸟体羽青灰黑色,眉纹白色,尾羽羽端和臀部白色。雌鸟橄榄褐色,下体皮黄白色和赤褐色,眉纹皮黄白色。davisoni亚种体色较暗。飞行时可见翼下两道白色宽斑。跗跖黄色。
习性
性活泼,栖于森林地面和树冠,有时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