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眉岩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15-17cm'''
15-17cm


== '''生境''' ==
== '''生境''' ==
'''在我国栖息于海拔1000-2500m(E.c.cia)或3000m以上(E.c.stracheyi)的多岩山坡的针叶林及林缘灌丛。'''
在我国栖息于海拔1000-2500m(E.c.cia)或3000m以上(E.c.stracheyi)的多岩山坡的针叶林及林缘灌丛。


== '''鸣声''' ==
== '''鸣声''' ==
'''有一个起始音节,略停顿后,接以由3~4种单音节多次重复连成的语句。'''
有一个起始音节,略停顿后,接以由3~4种单音节多次重复连成的语句。


== '''识别''' ==
== '''识别''' ==
'''较大的鹀。灰色头部具特征性黑色条纹,下体暖褐色。雌鸟似雄鸟,但体色较暗。与戈氏岩鹀的区别为头部条纹为黑色而非褐色且头部灰色区域明显偏白色。stracheyi亚种比par亚种和指名亚种体型更小、下体色深且腰部偏棕色。stracheyi亚种和par亚种具皮黄色翼斑。'''
较大的鹀。灰色头部具特征性黑色条纹,下体暖褐色。雌鸟似雄鸟,但体色较暗。与戈氏岩鹀的区别为头部条纹为黑色而非褐色且头部灰色区域明显偏白色。stracheyi亚种比par亚种和指名亚种体型更小、下体色深且腰部偏棕色。stracheyi亚种和par亚种具皮黄色翼斑。


== '''分布''' ==
== '''分布''' ==
'''非洲西北部、南欧至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为海拔4000m以下地区性常见留鸟,par亚种见于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西部,stracheyi亚种见于西藏西南部的札达、噶尔和普兰地区。'''
非洲西北部、南欧至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为海拔4000m以下地区性常见留鸟,par亚种见于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西部,stracheyi亚种见于西藏西南部的札达、噶尔和普兰地区。


== '''习性''' ==
== '''习性''' ==
'''喜干燥而少植被覆盖的多岩丘陵山坡和沟谷,冬季移至开阔的灌丛生境。
喜干燥而少植被覆盖的多岩丘陵山坡和沟谷,冬季移至开阔的灌丛生境。
'''


== '''迁徙''' ==
== '''迁徙''' ==
第53行: 第52行:


== '''相关照片''' ==
== '''相关照片'''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灰眉岩鹀-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眉岩鹀-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眉岩鹀-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灰眉岩鹀-4.jpg;拍摄者:大篩子}}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第60行: 第60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6行: 第65行:
[[分类:雀形目]]
[[分类:雀形目]]
[[分类:鹀科]]
[[分类:鹀科]]

2024年5月9日 (四) 10:19的最新版本

编号 1459
中文名 灰眉岩鹀
英文名 Rock Bunting
拉丁名 Emberiza ci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鹀科

体长

15-17cm

生境

在我国栖息于海拔1000-2500m(E.c.cia)或3000m以上(E.c.stracheyi)的多岩山坡的针叶林及林缘灌丛。

鸣声

有一个起始音节,略停顿后,接以由3~4种单音节多次重复连成的语句。

识别

较大的鹀。灰色头部具特征性黑色条纹,下体暖褐色。雌鸟似雄鸟,但体色较暗。与戈氏岩鹀的区别为头部条纹为黑色而非褐色且头部灰色区域明显偏白色。stracheyi亚种比par亚种和指名亚种体型更小、下体色深且腰部偏棕色。stracheyi亚种和par亚种具皮黄色翼斑。

分布

非洲西北部、南欧至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为海拔4000m以下地区性常见留鸟,par亚种见于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西部,stracheyi亚种见于西藏西南部的札达、噶尔和普兰地区。

习性

喜干燥而少植被覆盖的多岩丘陵山坡和沟谷,冬季移至开阔的灌丛生境。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