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鹀: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4-16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栖息于低山平原的林缘灌丛、农田草地和村庄附近,尤喜靠近湿地的开阔草地。 | |||
== '''鸣声''' == | == '''鸣声''' == | ||
略显匆忙的“qi-qi-cha-cha-”声,语调变化丰富,常以快速的“der-der-”两声结尾。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鹀。雄鸟繁殖羽不易被误认,栗色的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和颈侧形成对比,黑色颊纹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连,并和白色喉、胸部以及棕色胸带形成对比。雌鸟和雄鸟非繁殖羽相似,但体色较浅且无明显特征,似圃鹀第一冬羽,区别为耳羽和腰部偏棕色且尾侧偏白色。arcuata亚种雄鸟比指名亚种体色更深更艳丽,且项纹偏黑色、翕部黑色纵纹较少而棕色胸带较宽。相似的kuatunensis亚种体色更深,且上体偏红色,并具狭窄的胸带。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中国、蒙古国东部和西伯利亚东部,越冬于朝鲜半岛、日本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常见于东北(ficcata亚种)、华中、西南地区和西藏东南部(arcuata亚种),不甚常见并繁殖于江苏南部、福建和江西(kuatunensis亚种),越冬于台湾和海南,迁徙途经华东大部地区。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6行: | 第56行: | ||
[[分类:物种]]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62行: | 第61行: | ||
[[分类:雀形目]] | [[分类:雀形目]] | ||
[[分类:鹀科]] | [[分类:鹀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37的最新版本
编号 | 1467 |
中文名 | 栗耳鹀 |
英文名 | Chestnut - eared Bunting |
拉丁名 | Emberiza fucat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鹀科 |
体长
14-16cm
生境
栖息于低山平原的林缘灌丛、农田草地和村庄附近,尤喜靠近湿地的开阔草地。
鸣声
略显匆忙的“qi-qi-cha-cha-”声,语调变化丰富,常以快速的“der-der-”两声结尾。
识别
中型鹀。雄鸟繁殖羽不易被误认,栗色的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和颈侧形成对比,黑色颊纹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连,并和白色喉、胸部以及棕色胸带形成对比。雌鸟和雄鸟非繁殖羽相似,但体色较浅且无明显特征,似圃鹀第一冬羽,区别为耳羽和腰部偏棕色且尾侧偏白色。arcuata亚种雄鸟比指名亚种体色更深更艳丽,且项纹偏黑色、翕部黑色纵纹较少而棕色胸带较宽。相似的kuatunensis亚种体色更深,且上体偏红色,并具狭窄的胸带。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中国、蒙古国东部和西伯利亚东部,越冬于朝鲜半岛、日本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常见于东北(ficcata亚种)、华中、西南地区和西藏东南部(arcuata亚种),不甚常见并繁殖于江苏南部、福建和江西(kuatunensis亚种),越冬于台湾和海南,迁徙途经华东大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