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矶鸫: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添加到分类:物种)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17~19cm'''
17~19cm


== '''生境''' ==
== '''生境''' ==
'''常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尤好湿润多石地带,迁徙时至沿海防风林、次生林等地。'''
常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尤好湿润多石地带,迁徙时至沿海防风林、次生林等地。


== '''识别''' ==
== '''识别''' ==
'''较小的矶鸫。雄鸟顶冠、枕部和肩斑蓝色,头侧黑色,下体多为橙栗色,与中国分布的其他矶鸫区别为具白色喉斑和白色翼斑。雌鸟与其他矶鸫雌鸟的区别为上体具宽阔黑色鳞状斑,与虎斑地鸫的区别为体型较小、喉部白色、眼先色浅且耳羽深色。跗跖暗橙色。'''
较小的矶鸫。雄鸟顶冠、枕部和肩斑蓝色,头侧黑色,下体多为橙栗色,与中国分布的其他矶鸫区别为具白色喉斑和白色翼斑。雌鸟与其他矶鸫雌鸟的区别为上体具宽阔黑色鳞状斑,与虎斑地鸫的区别为体型较小、喉部白色、眼先色浅且耳羽深色。跗跖暗橙色。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古北界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在中国较常见,繁殖于东北、河北和山西南部,越冬于华南、东南和云南南部。'''
繁殖于古北界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在中国较常见,繁殖于东北、河北和山西南部,越冬于华南、东南和云南南部。


== '''习性''' ==
== '''习性''' ==
'''甚安静,性不惧人。长时间静止不动。栖于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草地。冬季集群。'''
甚安静,性不惧人。长时间静止不动。栖于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草地。冬季集群。


== '''鸣声''' ==
== '''鸣声''' ==
'''单调而具金属音的“jiji-ji”声。
单调而具金属音的“jiji-ji”声。
'''


== '''迁徙''' ==
== '''迁徙''' ==
第60行: 第59行:


[[分类:物种]]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第66行: 第64行:
[[分类:雀形目]]
[[分类:雀形目]]
[[分类:鹟科]]
[[分类:鹟科]]

2024年5月9日 (四) 10:38的最新版本

编号 1301
中文名 白喉矶鸫
英文名 White - throated Rock Thrush
拉丁名 Monticola gulari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鹟科

体长

17~19cm

生境

常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尤好湿润多石地带,迁徙时至沿海防风林、次生林等地。

识别

较小的矶鸫。雄鸟顶冠、枕部和肩斑蓝色,头侧黑色,下体多为橙栗色,与中国分布的其他矶鸫区别为具白色喉斑和白色翼斑。雌鸟与其他矶鸫雌鸟的区别为上体具宽阔黑色鳞状斑,与虎斑地鸫的区别为体型较小、喉部白色、眼先色浅且耳羽深色。跗跖暗橙色。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在中国较常见,繁殖于东北、河北和山西南部,越冬于华南、东南和云南南部。

习性

甚安静,性不惧人。长时间静止不动。栖于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草地。冬季集群。

鸣声

单调而具金属音的“jiji-ji”声。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