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第84行: | 第84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89行: | 第90行: | ||
[[分类:灵长目]] | [[分类:灵长目]] | ||
[[分类:猴科]] | [[分类:猴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14:50的最新版本
序号 | 13 |
中文名 | 黑叶猴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哺乳纲 |
目 | 灵长目 |
科 | 猴科 |
拉丁名 |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Ⅰ |
英文名 | François’s Langur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EN |
CITES | 附录II |
体长 | 480 - 640mm |
体重 | 8 - 10kg |
类型 | 陆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形态特征
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为48-64cm。尾长80-90cm。体重8-10kg。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漩。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少数个体有白化现象)。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乌猿。臀部的拼眠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惟猴在会阴区至腹股沟的内侧有一块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使之成为区别雌雄的主要特征之一。
栖息地
是比较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m。生活于分布区北部的黑叶猴体毛较长而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喜群居,每群一般为3-10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
食性
黑叶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有人认为它仅以嫩叶为食,所以被称为叶猴,事实上,它不仅采食嫩叶,也吃嫩芽、茎、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喜欢吃的植物有木棉、无根藤、莴苣笋、女贞、沙梨、荔枝等20多种。最喜食的有蔷薇科、葡萄科、猕猴桃科等的种类。由于胃中有3个室,嚼碎了的树叶在第一室中通过细菌的帮助而被溶解,在第二室中搅拌呈糊状后再送到第三室中,这样硬度较大的树叶就能够被彻底地消化了。黑叶猴取食的植物种类和部位,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春季主要食植物的花、嫩芽、嫩叶,对栽培的桃、李、杏等果树的花表现了较强的嗜好。复、秋季食物丰富,冬季则以树皮、细枝、叶为食。在森林植被明显减少的地区,黑叶猴也食农作物,如玉米等。
繁殖
发情交配期多在秋冬季节,帷兽的生育期多在从12-3月的冬春季节,4-5岁性成熟,成年个体一年四季都有交配行为,受孕率较高是在夏秋季,孕期180天左右,多在春季产仔。哺乳期约6个月。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贵州铜仁麻阳河及重庆南川金佛山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
搜狗百科 黑叶猴 https://baike.sogou.com/v410179.htm [引用日期:2023年8月24日]